潘红娟老师《石榴》课堂教学实录及简评
地点:大会议室
授课人:潘红娟
课题:《石榴》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 揭题
二、 初读课文
1. 出示生字词,检查预习情况。
抽出,仿佛,甚至,剥开等。鼓着劲儿,裂开了嘴,朝外张望。
嫩绿,火红,青绿色,绿黄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红白相间,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甜津津,酸溜溜,清爽无比。
(分组认读词语,第一组重点指导易错的读音,如剥开。其他三组归类理解词语,一组表示动作,一组表示颜色,一组表示味道,并相机带入文本。能根据课文特点,把词语归类进行学习,无形中也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好长句子。
课件出示长句子:(1)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2)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向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
指名读。
师:比较一下,看看这两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再读:(1)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2)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
师:第一句是个什么句子?比喻。纠正字音:剥,间读第四声。
三、 再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思考
课件出示:1.春天来了,石榴树( )。
2.到了夏天,郁郁葱葱的绿叶中,便( )。
3.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树上( )。
2.学生口头填空。
师:你看出来了吗,这篇课文时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四季。
(通过恰当的提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叙述顺序,再一次带领学生进入文本,从整体上领会课文。)
3.齐读课文。看看课文时怎样按季节来描写石榴的。
四、 品读课文。
1. 指名读第一段。
理解“驰名中外”。
2. 指导读。
五、 写字
仿佛 甚至
1. 简单分析字形。
2. 学生在习字册上写字。
第二课时
一、 继续品读课文
1. 出示春天石榴园。说说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课文,指名读。说说这句里哪些词语用的好。
体会“抽出、长出的好处。”指导读好,个别读。(始终能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2. 到了夏天,石榴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图文,体会郁郁葱葱,火红,越开越密,越开越盛。
3. 出示: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
指名读,画出石榴成熟过程的词。
说说,石榴是怎样慢慢成长的啊?
4. 熟透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呢?
出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形象地理解。
过渡:他们这么高兴,是因为他们成熟了,石榴园可以丰收了,我们来看看丰收的石榴园是什么样子的。(过渡自然。)
5. 出示成熟石榴园图片,说说:这些熟透了的石榴会怎么样说呢?
读第四段,理解“喜讯”。
你向家人报告过什么喜讯?石榴会怎样报告喜讯呢?
6. 看看剥开的石榴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实物,让学生说说像什么一样。理解红白相间。
指导读。
带了石榴来的可以尝一尝。
二、 仿写
品尝一种水果,并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学生仿写。(仿写是这篇课文课后的一项练习,在这一课时中,这个仿写练习应该是潘老师重点安排设计的,她先让学生们仔细研读课文,通过图片实物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述石榴子的味道,再通过品尝自带的水果,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状物方法。这种训练是有效的。)
,潘红娟老师《石榴》课堂教学实录及简评
tag: 教学 课堂 石榴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苏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