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集体活动作为思想教育的一种依托和载体,它带有组织者的思想观念,实施目的和指向,发挥其娱乐、导向和育人功能。班主任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交往过程中,促进学生相互认识、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协作,从而培养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和友谊,进而升华集体感情和集体观念。因此,我把活动作为振奋班级士气的突破口,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我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
例如,学校举行的运动会,我做好了思想发动,选好了运动员后,学生便积极训练,并在运动会中取得了好名次。学校举行的六、一儿童节文艺会演,我让学生自己组织选节目,自己排练,我只做了一点指导工作,结果我的信任给了学生极大地鼓励,学生在节目会演中表现得相当出色。还有班级的墙刊设计我都放手让学生自己构思、自己设计,自己制作。他们集众人智慧于一身,设计出了一期又一期的新颖多样的墙刊。每到召开班会时,我给他们制订好主题后,让他们自己收集资料,自己安排会序,一切都让他们自己尝试,给他们一个全新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始终围绕一个主题:为班级的荣誉而尽心尽力去做。事实证明,好的活动效果会使学生产生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这无疑对班级的凝聚力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4、、形象激励、以身作则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影响学生的最积极的因素。作为班主任应该以人格的力量去影响学生,它将有意无意地影响班级建设,起到积极的激励效应,发挥着巨大的感染力。
要评价一个班级,先要评价它的班主任,也就是说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要因素。班主任有良好的形象,学生会有一种美感、自豪感,增强集体的向心力。
5、实行民主化管理
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是一门学问,学问贵在创新。班主任要平等对待、充分信任正确评价每一为学生,要有意识大胆的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的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机会得到满足,产生内驱力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收到民主激励效应,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形成。如在班级管理中,我打破以往的惯例,实行班长轮换制度,每周选一名学生当班长,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班主任则重点指导班长工作,这样每个学生即认识到班级管理的不容易,又得到了锻炼。然后我让担任过班长职务的学生坐在一起讨论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学生纷纷出谋献策,为班级的管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便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无形中班级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班主任高尚的人格魅力也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班主任不仅要像韩愈在《师说》里说的“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做得正,行得直的作风,都能使得自己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使得学生能尊重你、支持你,主动地聚集在你的周围,“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班主任也才能在教育中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班级凝聚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工作,相信一定会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集体,一个团结向上的集体,一个具有凝聚力的集体
三、班级发展靠的是学习氛围
1、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文化思想建设,文化思想建设要与时俱进,这话可能不太恰当,比如:一段时期学生比较浮躁,这时一定要从课堂做起,少一些鼓励,当然也不要批评,此时可以在黑板两边写上:学习需要踏实,学习需要寂寞;如果出现问问题的学生比较少,课堂比较沉闷,此时,我一上课,就夸奖他们表现的真是不错,好好干,都有希望,他们一听到这话就来劲了,课堂也活跃了,问题人也多了,此时可以在黑板两边写上:学习需要切磋;如果到考试时一般学生不知怎么复习, 此时可以在黑板两边写上:在计划中学习,在学习中计划。
2、学习氛围的营造需要自我激励,每天早晨,中午读宣言,早晨读宣言可以告诉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中午读宣言,可以告诉他们,下午的学习开始了,不要睡觉。每当他们读时,我都告诉自己好好体会,把自己都想像成自己就是心目中的伟人,并告诉自己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向伟人那样要求自己,向伟人靠拢。结果我发现他们都想做伟人,因为都读的很响,站的很直,我知道宣言是起作用的。基本上每次我都要赶上班里读宣言,因为我可以通过他们的精神状态,观察同学的细微思想变化,谁进步了,读的起劲。来做学生工作。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发现群体心理对于一个班级体甚至整个学校来说都是非常重要。只要你身处于这个群体中,你就必定会被周围人影响,一旦周围的人都做一件事情时,很自然地,你也会参与进去。一个良好的班级群体心理并非自发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需要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培养。作为班主任老师让群体心理发挥最有效的推进作用。
当然班级管理的方法更多,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以上只是我对班级管理的一点粗浅认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