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雨霖铃》说课稿(3篇)

《雨霖铃》说课稿(3篇)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453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四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雨霖铃》说课稿(3篇),

[画鷁(yì)]即船。鷁是一种水鸟,善飞,不惧风,古时画在船头以示吉利。

[翩翩]轻快的样子。

[南浦]南面的水边,古代用以指代送别之地。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酒旆(pèi)]酒旗。

[簇]丛集,聚集。

[鸣榔]渔人捕鱼时用长木敲打船舷作声,使鱼惊而入网。

[浪萍]波浪中的浮萍漂荡不定,用来比喻旅人的行踪漂泊无定,长期过着流浪般的生活。

[后约]约定的后会之期。

[神京]京城,指宋都汴京。

[断鸿]孤雁。相传鸿雁能够传书。这里指音信断绝。

 

练习设计:选出下列说法中有错的项 [       ]

1、两词都将羁旅行役与爱情相思交织在一起,但在写法上有所不同。《雨》实写别前景、别时景,虚写别后景。而《夜》集中描写别后的经历和自身的凄苦心境。

    2、词中对绣阁的怀念,对神京的遥望,不仅反映了词人“浪萍难驻”的飘零身世,同时也反映了他宦途失意后的不满心情。

    3、《夜》首片写途中经历,第二片写途中之所见,第三片抒发去国离乡的感叹。

    4、“岸边两两三三,浣沙游女。避行客,含羞笑相语。”描绘了岸边浣沙女的情态美,与上面的“败荷零落,衰杨掩映”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了作者的风流落拓不羁的性格。

5、《夜》的第三片与《雨》的第二片在情景关系上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借景抒情,借第二片的景抒发第三片的“初恨抛家漂泊,继叹后约无凭,终恨岁暮难归”之情。后者主要是缘情设景,化虚为实,从“念去去”开始着力描绘别后的凄凉景象。

6、第二片记舟行所见,先勾勒远景:酒旆、霜树、烟村;再涂抹近景:渔人鸣榔、浣女浣纱、败荷零落。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有远有近的迷人画卷。

7、《雨》用了铺叙手法,曲折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活动。而《夜》则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更为直接。

二、板书设计


上一页  [1] [2] [3] 

,《雨霖铃》说课稿(3篇)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