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暴( ) 奕( ) 诲( ) 鸿鹄( ) 缴( )
7、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作解释:
⑴一日暴之,十日寒之 “ ”通“ ”,意思:
⑵有为者辟若掘井 “ ”通“ ”,意思:
⑶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 ”通“ ”,意思:
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通“ ”,意思:
⑸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 ”通“ ”,意思:
8、下列“也”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
A、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 B、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C、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D、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E、曰:非然也
9、下列加点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夫奕之为数,小数也 B、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C、以至仁伐至不仁 D、何其血之流杵也
10、下列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首以“天下易生之物”为例,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接下来又以“奕秋诲二人奕”之事为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
C、“奕之为数,小数也”一句的交代是有言外之意的,即学习小的技艺尚且如此,学习大的技艺便更如此了。
D、这个小故事将学“奕”的二人对比来写,说理性很强,突出后者学不如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智弗若”。
11、翻译:
⑴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奕秋之为听。
⑵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三、综合分析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①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②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③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砌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④而明辨之也。
【注释】①达:通达,应用。②奚:何处,哪里。③有道:有道德学问的人。④审问:详细探讨。
12、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非学无以致疑 致疑:提出疑难问题 B、舍问,其奚决焉? 决:判断,解决
C、问焉以破其疑 焉:他 D、所谓就有道而正也 正:正确
13、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⑴从选文第2段看,作者对向他人请教(学习)持什么态度?这强调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新课程学习强调“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选文也涉及了这一学习方法。能体现这一学习方法的是哪一语句?请从文中找出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说:“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