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1:对,长城上还有发烽火台,它是传递军情的设施。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烽火台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白天燃烟,夜晚举火,传递军情非常迅速。游牧民族想要越长城骚扰,比登天还难。
组2:不错,秦始皇是败在人民的手里,他施行暴政,罪有应得。我也承认,长城在防御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过,请大家深思一下,它是坚不可破的吗?以明代为例吧,明代修筑长城的规模最大,虽然城墙高筑,但仍多次被蒙古和满洲骑兵突破,造成对中原极大的侵扰,老百姓生活极不安宁。明代后期,清军出入长城就如入无人之地。你能说,长城发挥了作用了吗?
组1:明长城是否真正发挥了保家卫国的作用?这一点学过历史的都清楚,明代最杰出的军事家戚继光就在其治内大修特修边城,建筑了长城中最为坚固的一段,屹立迄今。不论是起初的蒙古人还是后来的满洲人,长城一直是他们入侵中原的最大障碍。即使击破了薄弱环节入塞掠夺,长城也使他们有后顾之忧,绝不敢久留。当然,再坚固的城墙也会被攻破,再高深的院墙也不可能防止一切偷盗,我们不能因此抹煞城墙院墙在平时的保护作用。如果没有长城的保护,当时的中原人民真不知要受到多少异族入侵的苦难呢!再说啦,吴三桂是明朝的叛臣,没有他,清军也不是那么好入关的。
组1:近代,虽长城依旧存在,但手持洋枪洋炮的洋鬼子们照样轰开了大清帝国关闭自守的大门。当时,长城就像被抽掉了筋骨的长龙,僵卧在贫穷多难的大地上!修长城,其实就是民族封闭的象征!
(由“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激发新的看法)
生:我想提醒刚才几位同学,你们讨论的,都是围绕长城是否在军事方面发挥了作用。其实,翻开长城的历史,我们能够从长城上挖掘的,远不止军事这一方面。有同学说“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我不同意这个说法。大家知不知道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的历史啊?那时候,中国就与海外有联系。不仅如此,先后有四个国家的七个国王访华,三个死于并葬在中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只是在土木之变后,明代国势逐渐衰弱,这时才开始修筑长城。可见,长城并非民族封闭的象征。
(评价长城的经济价值)
生:我也不同意“长城是民族封闭的象征”这个说法。代表中国早期对外开放的“丝绸之路”就与长城有密切的关系。就在汉武帝派张謇两次出使西域的同时,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立即开始在漫长的河西走廊上设郡县,筑长城。可以说,没有“丝绸之路”的开通,就不会有长城的修筑;没有这万里长城的保障,“丝绸之路”也就无法存在。我觉得万里长城在经济上是发挥了作用的。
生: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把余秋雨的《长城与都江堰》这篇文章好好看看。我觉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早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都江堰就已经建成了。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但它从建成至今,一直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而长城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了。要说经济作用的话,都江堰恐怕要比长城大得多。
生:谁说长城的社会功用已经废弛了。长城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啊。你们没听说“外国人不到长城就等于没到过中国”这一说法吗?长城为我国旅游业不知发挥了多大作用呢。许多国家首老访问中国,第一件事就是到长城走一走。更不用说那些外国游客了。
(评价长城的文化价值)
生:我也觉得余秋雨只是强调了都江堰的灌溉作用,这种作用虽时间久远,但比较单一。长城就不同啦。我觉得它不仅在军事、经济等方面发挥作用,还有深邃的文化价值呢。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两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流传至今。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我们学的边塞诗词中许多都与长城有关。像“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还有“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读着这些诗句,怎能不让我们感慨万千。从这些诗词中,我们吸取到了多么丰富的文化营养。从这一点出发,长城难道比不上都江堰吗?
(评价长城的考古价值)
生:我觉得长城的军事价值虽已失去,但它还有很大的考古价值。刘雨田徒步走长城,记录了沿途涉及政治、历史、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笔记三十多万字,收集了数百万字的文史资料,最有价值的是在贺兰山发现的一壁岩画,文物工作者认为是首次发现。
(评价长城的建筑学研究价值)
生:我觉得长城还有建筑学研究价值。建筑学家罗哲文说:“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一项最伟大的工程。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惊人毅力,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伟大成就。”
(评价长城的精神价值)
生:我觉得长城给我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作用。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三尺宽、十五尺高的城墙,那么可绕地球一周。倘若用来铺筑一条厚一尺、宽十五尺的公路,则可以绕地球三周。这个数字令人震惊,可见长城工程之伟大,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毅、智慧与力量。
生:我记得曾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外国人将长城说成“Great wall”而不说成是“Long wall”,请大家注意,是用“Great”(伟大),而不是用“Long”(长),这是为什么? 美国朋友说:“每一块砖石,用处很有限,只有当他们被砌成长城,才真正发挥出砖石的作用;中国人正像这些长城上的砖石,零散的个人,力量毕竟有限,唯有当他们团聚在一起时,才真正显示出民族整体力量的伟大。” 读到这里,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长城是中国人追求和平、勇于开拓精神的体现。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为我们中国有长城而感到自豪。
师:多么富有哲理的话呀。的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留给全人类的一份丰厚的遗产。长城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我们中华民族儿女的心中。
四、关注长城、保护长城:
生:大家刚才如此激烈的争论长城的价值,我想提醒诸位一个残酷的事实。据媒体最近披露,去年山西某村想把两个砖厂合二为一,但麻烦的是有一段长城“碍事”。于是乎,村长一声令下,拆!这段
师:呀,这真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呀!同学们怎么看呢?
生:我认为这是一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应给予法律的制裁。
生:我觉得当地政府的做法也不对。他们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好长城,要追究其责任。
生:我觉得等到长城已被拆毁,再去追究是谁的责任,为时已晚了。重要的是要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长城的历史,了解长城的价值,让大家自觉地去保护长城。
师:说得太好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人民伟大智慧和坚韧毅力的体现。在我们那古老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上,在那金戈铁马的岁月里,长城,巍然屹立于华夏的大地之上,抵御着异族的入侵,捍卫着神圣的祖国疆土。如今,巍巍雄关虽已变成了历史的陈迹,但这雄关伟大的体魄、忠贞的灵魂,却永远刻在人们的心中。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保护它。
好,下面请大家来欣赏一首歌曲,随着歌声,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华夏儿女的心声吧!
(播放歌曲《长城长》,回放有关长城的视频画面。)
歌曲播放结束,点击画面,屏幕出现八个字“爱我长城,兴我中华”。
教师宣布下课。
tag: 教学 课堂 长城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