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299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

  赠别 杜牡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参考答案:第一首前两句直抒胸臆赞秋,一反传统悲秋题材。后两句描写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第二首写离筵寡欢的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

  这两首诗中,“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的形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后者是伤感愁苦的。

  例2、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这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1)台城已是“千门万户成野草”,而台城柳却“依旧烟笼十里堤”,这与荒凉破败的历史遗迹形成鲜明的对比,使诗人触目惊心。而台城堤柳却不管人间兴亡,不顾诗人的衷痛,枝繁叶茂,所以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和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三)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情感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的融全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的构思核心。

  1、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例子

  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人欲三更。沙头宿鸟联船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解析: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例子: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解析:坠落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词人在好鸟娇花中叹人生的虽美好,终将消亡。但“似曾相识燕归来”寓意着消亡中含有的存在而令人欣慰。

 

  第五课时 鉴赏诗歌的物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的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例题1、 早梅

  张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问题: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例2、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问题1、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艺术形象?

  问题2、抒写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抒写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例3、白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花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问题: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参考答案:白鹭是一个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习题演练:

  1、阅读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一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

  (1)、在这一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一些特征?

  (2)、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香气满乾坤。

  问题:

  (1)、这首诗表现了画中梅花的 特点。

  (2)、写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总结归纳:

  鉴赏咏物诗时需注意下面两个方面:

  (1) 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外形、内心世界、品质、感情等。

  (2) 运用拟人的手法来表述事物的特点。


上一页  [1] [2] 

,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