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2)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2)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663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2),
 例12: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1994年全国高考题)
 例13: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五、留意套用
   例14: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1994年全国高考题)
 例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④(姜夔《白石诗说》)⑤ ①
A ”。 。” ”, ” 。 B 。” ”。 ” ” 。 C ”。。” ”, ”。 D 。” ”。 ” 。”
   高考对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都有较高的综合性,往往多种标点的进行考查。
例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画线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1998年全国高考题)
  “画人画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①这是郭沫若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②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高人一等”,是评价蒲松龄在文学史上的贡献;“入骨三分”,则概括了他在创作上的成就。今天这节课要学习他的名篇③促织③,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④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课堂训练]
1.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2.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一养生主》。
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保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C、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D、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3.标点使用有错误的是
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4.在标出号码的位置上应加上什么标点符号?从四种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①四库全书简明目录②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③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④书目答问补正⑤清代张之洞撰,范希增补正。一九六三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铅印本⑥史部的有关部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5.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 正确的一项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①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②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6、下面标点符号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五个字:“三碗不过冈”。
B.百科全书基本上有两种:一是综合性的;一是专业性的。综合性的是包括古今中外的一切学科和门类知识的大型百科全书;专业型的是专门介绍某一学科某一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
C.文学工作者应培养起自己对语言的敏感,才有利于遣词用字,写出明确、清晰、生动、鲜明、节奏和谐、音调优美的作品来。
D.你们可曾想到白发苍苍的老父老母?可曾想到嗷嗷待哺的儿女?可曾想到孩子们稚嫩的心灵?将因此而蒙受巨大的创伤!


上一页  [1] [2] [3] 

,“标点符号专题复习”学案(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