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高考复习辅导《高考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虚词》教案

《高考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虚词》教案

11-07 15:04:00   浏览次数:365  栏目:高考复习辅导
标签:高考复习辅导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考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虚词》教案,

(三)注意包含否定词的虚词

否定词“不、未、莫、无、没、非”等经常和其它词组合在一起,表示否定。

1、 不——不免、不日、

(32)我日前到京,请准备好住处。(“日前”表示几天前,用于过去;应改为“不日”,“不日”表几天之内,限用于未来)

(33)时间快到了,事情还没做完,心里未免着急起来。(“未免”表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应改为“不免”,“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

2、未——未免、未尝

(34)你的办法固然有优点,但是也未尝有缺点。(“未尝”后应加上“没”。“未尝”用在否定词前,构成双重否定。)

3、莫——莫非、莫如

(35)今天他没来,莫非是生病了不成?(“莫非”表揣测或反问,常跟“不成”呼应。句中“是”与“莫非”重复,应删去“是”)

(36)这个办法莫如那个好,就不要采用了。(“莫如”能比较得失,不能比较高下,应改为“不如”)

4、无——无日不、无时无刻不

(37)多少天来,我无日不在盼望着你的到来,你终于来了。(“无日不”意思是“天天”,表示不间断)

(38)我们无时无刻在想念着你。(“无时无刻不”意思是“时时刻刻”,表示永远。应在“刻”后加“不”)

5、没——差点儿没

(39)在这次校园足球大赛中,我们班差点儿得冠军,队员们都很高兴。(“差点儿没”表示某种事情接近实现或勉强实现。如果是说话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没”和“差点儿”都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如果是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勉强实现,“差点儿”是惋惜它没能实现。“差点儿”应改为“差点儿没”)

(四)注意音同音近词的辨析

1、以至——以致

(40)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至几个月都起不来床。(“以至”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由前一分句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以致”表示由于前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或不希望的结果,应改为“以致”)

2、 径自——竟自

(41)才十五岁的小女孩,径自游过了长江,真不简单。(“径自” 应改为“竟自”。“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竟自”表示出乎意料)

3、 必须——必需

(42)读书成为我生活所必须,一天不读,就“饿”得慌。(“必须”应改为“必需”。“必须”表示事理或情理上的必要;“必需”表示不可少的,是形容词。)

4、 不只——不止

(43)河水不止可供灌溉,而且可以用来发电。(“不止”应改为“不只”。“不止”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是连词,常与“而且”连用。)

(五)注意表不很肯定虚词的辨析

1、可能、也许、或许

(44)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2、大抵、大概、大都、大略、大致、大体(不能用于表完全肯定的句子中)

3、大约、几乎

(45)参加这次战役的大约有五千人左右。(“大约”表示估计的数目,与“左右”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46)今天到会的几乎有三千人。(“几乎”意思是接近于)

(六)注意重叠词的辨析

1、常常、往往、刚刚、渐渐、慢慢 (表时间频率)

(47)如果轻视思想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因为这种片面性常常会影响人们一生的轨迹。(“常常”应改为“往往”。“往往”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间隔时间短。)

2、 偏偏、明明、恰恰 (表语气)

3、 悄悄、暗暗 (表方式)

4、 统统、通通、仅仅 (表范围)

5、 稍稍 (表程度)

六、虚词错用例说

(一)词类误用

1、连词、介词混用

(1)到目前为止,人还不能控制自然灾害,农业收成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的。

(2)我们才来这村的时候,因为更容易了解情况,便决定轮流到各家吃饭。

(3)他为了怕让人笑话自己胆小,便硬着头皮钻进了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

例(1),应该用介词“由”,却用了连词“由于”。例(2),应该用介词“为了”,却用了连词“因为”。例(3),应该用连词“因为”,却用了介词“为了”。

2、连词混用

(4)造纸厂排出的废水,使周围的水变得又黑又臭,许多水生动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5)北京都下雪了,况且是哈尔滨。

(6)骄傲自满的人,都是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尽管这个作用是如何的渺小。

(7)我亲自感受过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例(4),应该用连词“甚至”,却用了连词“和”,因为“减产”与“绝产”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例(6),该用表无条件关系的“不管”,却用了“尽管”。例(7),该用表因果关系的“因而”,却用了引出目的或结果的“从而”。

3、介词混用

(8)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希望工程学校的师生买了一批工具书和学习文具。

(9)这次考古新发现,为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10)因此他们对某些妇女的正当合理的离婚要求看成是“不规矩”。

(11)凡事不能够只看别人怎么做,要从我们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

(12)关于这部影片的批评已经很多,这在社会上已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13)目前对于这方面的文章也不少,不说单行本或报章杂志,就是本刊也发表过一些。

例(8),该用“用”,却用了“把”。例(9),该用“为”,却用了“为了”。例(10),该用“把”,却用了“对”。例(11),该用“把”,却用了“从”。例(12),该用“对”或“对于”,却用了“关于”。例(13),该用“关于”,却用了“对于”。

4、副词、连词混用

(14)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发展,文化建设不断前进,但是,与此同时,在某些城市,甚至在一些农村,封建迷信也在复苏。

此例应该用副词“特别”,却用了连词“甚至”。

5、滥用介词

滥用介词有如下现象,一种是滥用造成无主语的毛病;一种是“对”“对于”错用造成主客颠倒的毛病。

例1、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例2、焦玉录这个名字对于青年人可能有些陌生,但对于四十岁以上的人却是很熟悉的。

例1“从……中”这个介词短语使句子没有了主语,可以删去,让“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做句子的主语。例 2由于“对于”介引的对象不恰当,而导致句子出现了主客颠倒的毛病,“对于”介引的对象应该是“焦玉录这个名字”。

(二)位置不对

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使用不恰当,也造成虚词误用。一是否定副词在把字句、被字句中放在“把”“被”字之前;一是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分句间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反之,放在主语的前面;一是单个连词“至于”“否则”“以至”“以致”“反而”“进而”“从而”等一般放在后一个分句的前面。

(15)张大夫病人的病情没搞清楚就开处方,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15)他因为名字中有个“海”字,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16)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

(17)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地理的周老师也懂得日语。

(18)“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军国主义者继发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以武力实施其大陆政策,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严重步骤。

例(15)中的否定副词“没”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该句却放在了“搞清楚”之前,导致位置错位的毛病(15),“因为”应放在句首,因为该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例(16),“不仅”应放在句首,因为该句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若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不仅”应放在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之后,比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例(17),“除了”应放在首句,因为该句陈述的对象是周老师,而不是顾老师.若该句陈述对象为顾老师,则“除了”应放在”顾老师”之后,如,顾老师除了懂日语外,还懂英语。例(18),“从而”应调整到最后一个分句之首,因为最后一个分句才表目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高考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虚词》教案
《《高考专项复习:正确使用虚词》教案》相关文章

tag: , 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