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大不掉:比喻机构上强下弱,或组织庞大、涣散、以致指挥不灵。
五风十风:形容风调雨顺。
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如坐春风:比喻在某人跟前受到教育和感化。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善于玩弄手段。
危言危行:正直的言论,正直的行动。
细大不捐:不管是大的不是小的东西都不丢掉。
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误假为真。
不足为训:不足以当作典范或者法则。
天荒地老:比喻历时久远。
为之侧目: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粉墨登场:指化装上台演出。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秀色可餐:一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二形容花木、山林非常秀丽。
半壁江山:指保存下来或丧失掉的部分国土。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
弊绝风清:形容社会风气十分良好,没有贪污舞弊等坏事情。
不三不四:不正派,不像样子。
罪不容诛: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下里巴人:本指古代楚国通俗歌曲,后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
白头如新:谓相知不深。
(三)对成语意思理解不准确,似是而非。
例如:
1、体育馆内万余名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淹没了馆外的惊雷。
“振聋发聩”本意是“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却被误解为“声音大得震聋了耳朵。”改为“震耳欲聋”即可。
6、如果上海有一家银行人均创收达四万元,谁都会不以为然。
“不以为然”原意为“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的成语改为短语“不以为奇”就行了。
另如有人把“不孚众望”作“不负众望”理解而误用。高考还考查过“莘莘学子”“汗牛充栋”“洗心革面”“左右逢源”的误用。
(四)用错对象,张冠李戴。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
1、叫我惊讶的是悬挂于屋门前旗杆上一面如火如荼的国旗。
“如火如荼”意为“比喻气势旺盛或热烈”,用来修饰国旗是不当的。
2、导游带着大家饱览了莫高窟美轮美奂的彩塑和壁画。
“美轮美奂”用来“形容高大华美(专指建筑物,而不是其他形式的美)。”句中显然弄错了修饰的对象。
3、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一般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处不能用来形容“房屋装修”。
4、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5、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其他还有:
风姿绰约、楚楚动人、豆蔻年华(都用来形容女子)
两小无猜、青梅竹马(不能用于同性之间)
耳鬓厮磨(形容亲密相片)
老气横秋(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多用于年轻人身上)
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相敬如宾、结为连理、破镜重圆、比翼双飞、琴瑟和谐、秦晋之发(均用于夫妻之间)
音容宛在(对形容对互勉者的怀念)
草长莺飞(形容春天的景象)
入木三分(形容书法有力,也用来比喻议论、见解深刻)
石破天惊(今多用来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一蹴而就、相提并论、望其项背(只用于速写句中)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类似的,还有“穿云裂石”、“六马仰秣”是指歌声的; “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功高不赏”一般用于对别人的评价。
(五)没弄清成语意思,用上成语后,使句中词语与词语表意重复。
例如:
1、坐在笔者身边的一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了。
“忍俊不禁”本已有“忍不住发笑”的意思,与后面“笑起来”重复。
2、华西村在海内外遐迩闻名。
“遐迩”与前面“在海内外”重复。
3、他穿着一身灰色笔挺的西装革履。
“西装革履”指身穿西装,脚穿皮鞋。形容衣着入时。已有动词性,与“穿着”重复。
4、西部大开发使我国东西部地区合作正在方兴未艾,促进了僵经济发展格局的战略性调整。
“方兴未艾”就是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停止,与前面的“正在”重复。
(六)对成语本身的感情色彩没把握住,褒贬不分。
此种情况在成语误成中最常见,又分为两种情形。
1.褒义成语误作贬义成语用。
例如:
①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亚洲经济灾难深重。
“势如破竹”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应换为贬义词“狂泻不止”或“一泻千里”。
②他“小时偷针,长大偷金”,一生矢志不移强烈追求的就是行窃。
“矢志不移”指发誓立志,决不改变。是个褒义词
③《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常见的褒词贬用的成语: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文不加点: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爽:差错的意思。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光怪陆离: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口若悬河: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细大不捐: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重整旗鼓:整:整顿,收拾。比喻失败之后,整顿力量,准备再干。
如雷贯耳: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用于客套话。
力透纸背:透:穿过。形容书法刚劲有力,笔锋简直要透到纸张背面。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词语精练。
羚羊挂角:旧比喻诗文意境超脱,不着形迹等
2.贬义成语误作褒义成语用。
例如:
①成名歌手签约上海,高林生是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比喻首开恶例的人。被误作“第一位”用了。
②他就是这种认准了,就执迷不悟地把路走到底的人。
“执迷不悟”本为“坚持错误而不觉悟。”句子作褒义词用显然不当。
③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形容蓄谋已久。贬义
常见的贬词褒用的成语: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摇身一变:现用来形容人不讲道义原则,一下子来个大改变。
罄竹难书:罄:尽,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师心自用: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党同伐异:伐:讨伐,攻击。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虎视眈眈: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死心塌地:后常形容打定了主意,决不改变。
移天易日:易:更换。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正确使用熟语教案tag: , 高考复习辅导,高考复习辅导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复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