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艺术领域提出了“感受与创造并重”的教育观,强调让幼儿的视觉和情感获得满足、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由此想到在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中,体验与创造就好比根和苗的关系,厚积而薄发,苗的茁壮成长来源于根的粗壮结实。所以,有陶艺教育家说:体验让孩子发挥个性、发挥创造力、想像力,使他的生活经验能夠透过陶泥达到情感的宣洩,在创造过程中,体验生活、体验成功的喜悅。通过开展小班陶艺活动,我认为获得体验与感知是至关重要的。通过体验、感知,幼儿获得有关表现对象丰富、复杂、多元的特征。如泥塑“蘑菇”,需要幼儿在大脑中建构有关蘑菇的表象;泥塑“小鸡”,必须在仔细观察小鸡的基本特征、动态变化后,幼儿才能够捏塑出栩栩如生的小鸡来。因此,在陶艺活动里,教师应积极利用可视、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为幼儿做好陶艺活动的准备工作,既让幼儿产生玩陶的渴望,又为他们的创造活动提供“可能性”。
一、挖掘生活素材,确立陶艺内容。
幼儿园陶艺主题的开发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以科学的儿童发展理论为依据,了解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现有的生活经验、发展水平。如《生日蛋糕》、《快乐的毛毛虫》、《种花》、《我开心,我快乐》,这些内容都是和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熟悉而有一定经验基础的。三岁是孩子跨入幼儿发展期的第一阶段,这时的思维主要是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开始进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喜欢以形象来概括、类化理解事物、认识事物。从身体发展看,他们的手眼协调性还未发展到随心所欲的阶段。因此,每次陶艺活动我都从最贴近孩子生活实践和游戏体验的主题活动中取材,让
幼儿直接感知和体验各种教育资源,引导他们运用陶泥再现生活中的经验,激发创造的欲望。如喜爱温顺可爱的小动物可以说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小兔的玩具、小兔的故事、小兔的歌曲更是伴随着每个孩子长大。每次经过幼儿园的“小动物家”时,我们班的孩子总是拔小草、捡树叶,争先恐后给小兔喂食,有的还竖起手指放在头顶,学着小兔样子跳来跳去。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我选择了《小兔乖乖》这一主题。从实物、图片、书籍、玩具等各种途径入手,在活泼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及时抓住三岁幼儿的关注点,在给小兔喂食中产生《小兔采蘑菇》《青菜》的陶艺活动,在观察兔笼后产生了《送给小兔的小碗》等陶艺活动。孩子喜欢夏天,喜欢赤了脚在地上跑的感觉。看到他们乐呵呵光着脚丫在席子上、鹅卵石上、软垫上跑跳,我油然想到:何不让他们尝试一下印脚印、捏塑鞋的活动?于是,就有了《我给脚丫做双凉鞋》《我的拖鞋》等陶艺活动。
二、参与体验活动,激发玩陶欲望。
“活动是个人体验的源泉,是语言表征、情节表征、动作表征的源泉。” ①所以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三岁幼儿而言,陶艺,绝不是由外而内的接受过程,而是建立在丰富多样的感知、体验活动上。
1.创设环境氛围,提供视觉体验。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怎样的环境就能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通过实践,我发现,无论以哪种方式组织陶艺活动,只有把幼儿置于与之相关的环境中,在主动建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才更有利于他们充分地表现与表达。活动环境的创设应符合幼儿的审美需要,能为幼儿陶艺活动的开展提供直观具体的表象。如在《小鸡和小鸭》的主题开展期间,教室墙上布置了大量的小鸡图片、图书柜里放满了小鸡的图书、玩具柜里摆放的是各类小鸡玩具。这些物体给
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耳熏目染中逐渐在脑中形成有关小鸡的表象特征,为捏塑小鸡作了知识经验铺垫。
我班绝大部分幼儿长期生活在城市,野外活动少,接触的自然物少,缺乏对需要表现物的感知,经常受挫而不愿意玩,如毛毛虫、小船、小兔,是孩子平时接触不到或不多见的。这时,教师应热情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和父母一起查找有关图片,带孩子寻找毛毛虫、观察各种材料做的小船模型、提供真的小兔。又如“我的故事”主题是关于感知和认识“我”的独特性。主题活动开展前,我尝试着通过让幼儿参与墙面布置帮助他们获得一种积极的自我体验。孩子们七嘴八舌,有的说:可以把我小时侯的照片给小朋友看呀!有的说:我想贴我和爸爸妈妈的照片。还有的说:我想把自己高兴时的样子画出来……最后,在我的组织下,孩子们和父母一起收集照片、绘画“怪脸”。随着主题进行,教室墙上除了有幼儿全家福照片,幼儿脸部表情的特写照、大班哥哥姐姐制作的陶艺挂饰“面具”,又逐步增添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我的小脸”、想象拼贴作品“有趣的面具”、 和父母一起绘画的“有趣的脸”……。在幼儿和环境不断地互动中,不仅幼儿的认知水平提高、能力增强,而且通过这种主动参与体验,孩子主动性的潜能自然而然地被诱发出来,转化为活动动机。因此,在 “有趣的脸”的陶艺活动中,幼儿都兴奋提出:“老师,我想做一张爸爸那样的脸。” “我要做有漂亮长头发的脸。”“老师,我要多一点泥,我要做一张那么大的脸!”……
2.开展主题活动,积累感性经验。
在活动组织中我强烈的感到孩子生活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他们玩陶的情绪、态度,甚至个性的张扬。小班幼儿由于思维特点与动作密切相关,动作不存在,思维无法进行。因此主题活动中,丰富的动作参与的体验活动为幼儿玩陶提供了感性经验、创造的“可能性”。 如在《小鸡和小鸭》的主题
活动里,科学活动《我爱小鸡》主要引导幼儿通过对实物小鸡的观察,感知小鸡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习性,学习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小鸡和小鸭的不同处。体育游戏《孵小鸡》让幼儿了解母鸡孵小鸡的过程,并能随着音乐模仿小鸡的各种动作。美术活动《好朋友》,则通过看看、拼贴、绘画让三岁幼儿对小鸡的一些动态变化有初步感知……短短几天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大脑中已储存了许多关于小鸡的信息,建立了一些初浅的表象特征。所以在“小鸡的一家”陶艺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很自信,以高昂的情绪,兴奋地创作出千姿百态的小鸡:趴着、坐着、抬头张望的、低头找食的、歪头沉思的,……。周梦晗、吴恬恬、蒋晨等小朋友更是在很短的时间里一口气做了三只不同动态的鸡。又如毛毛虫是小班孩子喜欢的昆虫之一。掌握小班幼儿爱模仿的心理特点,在孩子了解了一些毛毛虫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后,我引导他们进行故事表演《快乐的毛毛虫》,学毛毛虫怎么大口吃东西,再现它蜕变成蝴蝶的过程。体育游戏《毛毛虫走来了》,更是让孩子百玩不厌。老师扮演头,孩子们扮演身体,你一群我一伙学着毛毛虫怎么爬,左右摇摆,晃晃悠悠从远至近。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幼儿知道了毛毛虫是大头小身体,身体有环节,长着无数脚……于是,在随后的陶艺活动里,幼儿以他们独特的思维创作出了一条条憨态可掬的毛毛虫。你瞧,有的正昂首挺胸在观望四周,有的焉头耷脑无精打采,有的则歪着大脑袋在思考躲避敌人的办法……我想,这些作品的成功,得益于主题活动的开展,教师对幼儿感知、体验活动的重视。
三、提供物质材料,开展陶艺游戏。
有人说,让幼儿一只手承接生活的原汁,另一只手紧握创造的火把,这时幼儿体验到了对知识的向往,体验生活、体验知识的力量。也就是说,引导幼儿积极体验的同时就是让幼儿主动思考、探索、创造。
教师除了通过视、听、感等多层次的体验来萌发幼儿创造激情外,提供丰富、有意义的辅助材料同样也很重要。孩子的眼睛是彩色的,特别是小班幼儿,他们常常会把想象与现实相混淆,周围任何物体都能给他们以无限的遐想:一朵云,那是她入睡时拥抱的棉花枕头;一个音符,那是她嘴巴里吹出的会跳舞的泡泡;甚至一块软软的泥巴,也有可能是她的好朋友。所以在陶艺活动里,我经常给幼儿提供一些辅助材料,以激发他们动脑、动手、创造的欲望。在《种花》的陶艺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种”花的过程。“种花啦——”看见树枝往盆里一插,泥花盆一下变“活”了,孩子们立刻为我的动作鼓掌。这个“插”的动作让他们感到成功和满足,粘着泥巴的小脸蛋个个眉开眼笑。幼儿很会表现小鸡低头、侧身、仰视等动态变化,可如何让这些陶泥小鸡富有生机呢?红豆、花生米、瓜子、开口松子、树枝,这些材料的提供马上让一只只小鸡“动”起来了。红豆、花生米做眼睛,瓜子、松子成嘴巴,小脚原来是树枝,再连上泥片翅膀,一下子小鸡好象在跑、在笑、在叫妈妈了。多种材料的辅助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幼儿积极参与的情绪,而且有利于幼儿思维放飞,积极探索,自由创造。孩子的创造力与生俱来,这种创造力区别于成人的创造力,主要指“幼儿利用材料及过去的经验重新组合材料,制作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作品。” 在《有趣的脸》陶艺活动里,我设计意图是引导幼儿进行立体脸的造型。第一次活动后,我发现立体脸的塑造明显不如平面“面具”来得夸张、诙谐、有张力。于是,我准备了丰富的废旧材料进行第二次尝试。经过孩子们小手的摆弄,五颜六色的毛根弯曲后成了时尚的发型,大红大绿的鸡毛成为装饰发夹,夹衣服的木夹子成了“小男孩”的耳朵,乱七八糟的瓶盖子成了孩子头上的帽子……孩子们的这种创造来源于生活又再现生活,大胆、自信,没有丝毫矫揉造作,泥巴的朴质与废旧物的自然浑然一体,真可谓“稚拙中见生动,平淡中见乐趣。”因此,让幼儿把自然物品与陶泥进行结合,是进行艺术创造活动,培养幼儿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关于小班幼儿陶艺活动的探索
tag: 幼儿绘画,幼儿绘画教程,幼儿绘画启蒙,幼儿教育 - 幼儿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