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教学设计化学教学设计高二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272  栏目:高二化学教学设计
标签:高二化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中化学《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5. 教学实施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 节 一 课 题 引 入 【提问引入】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对盐酸、硫酸、硝酸进行分类,并预测它们的性质。 【点评】也就是说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两类。     【提问】我们今天就用实验来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你觉得它们会氧化哪些物质呢? 【板书】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 回答,学生1:分两类,因为浓硫酸、硝酸不能用于制氢气,所以我预测他们的氧化性比盐酸强。 学生2:从化合价的角度看,盐酸中Cl的化合价位-1价,是最低价,只能升高,体现还原性。而硝酸中的N、硫酸中的S化合价均处于最高价,只能降低,表现氧化性。 思考、回答: 生3:一些还原剂,如:金属单质,一些非金属单质,如碳。 生4:还有Fe2+、I等一些低价盐。     巩固利用分类观、氧化还原观分析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方法。 环 节 二   实 验 探 究 【提问】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药品来来研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你会选什么样的物质呢? 【追问】那选什么样的金属呢?   【布置任务】今天实验室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活泼金属单质——铜来验证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 【引导】讨论:1.实验方案,2.预测实验现象,3.如何证明反应发生,如何检验产物?4.注射器在实验中有什么特殊的用途。 【提问】请一组同学派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思路。 【追问】那么我们如何检验是否有生成的产物? 【追问】但如果装置中本来有空气,NO一产生就被氧化成红棕色,就无法与NO2区分了,怎么办呢? 【点评】太棒了,充分地开发了注射器的用途。下面咱们就按这个思路,4人一小组完成实验。注意学案中的实验提示。   【提问】下面我请几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情况。先从浓硝酸的情况说起。 【点评】很好!溶液呈绿色是由于红棕色气体部分溶解于蓝色溶液造成的。那稀硝酸的情况如何?     【提问】谁来汇报一下硫酸反应的情况。       【布置任务】其他同学的实验现象有没有补充?如果没有,就请你们完成这三个反应的表达式。 【小结】各实验的现象及反应。 【布置任务】试对以上几组实验进行对比和类比,结合金属与酸的反应,就稀、浓硫酸,稀浓硝酸的氧化性得出一些规律和结论。   【点评】浓、稀硝酸和浓硫酸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说明他们具有强氧化性。   【小结】利用学生汇报结果进行总结 多人回答:既然是验证强氧化性,选金属单质,品种多,现象明显。   大部分学生回答:我们可以选弱一些的还原剂,如不活泼的金属。   讨论方案、预测实验现象、汇报:   生5:需做4组实验,实验方案:铜与浓硫酸;铜与稀硫酸;铜与浓硝酸;铜与稀硝酸 生6:产物预测:硫酸被还原后可能会产生SO2,硝酸被还原后可能会产生NO或NO2,浓度不同可能剧烈程度不同,可能产物有差异。铜被氧化后会生成蓝色的铜盐。 生7:若想检验SO2,用注射器吸取气体注入装有品红的药瓶中。不管哪个生成的是NO,因为NO2为红棕色、NO为无色但遇空气后会变红,所以还是很好辨认的。 [同学生有点骚动,有人马上提出异议] 生8:同样还是可以利用注射器实现,现将小药瓶中的空气抽出,反应后再注入空气检验的生成。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现象很鲜明,大家很兴奋,气氛空前高涨   汇报:实验现象 生9:观察到铜片溶解,溶液变绿,产生了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生成了NO2和硝酸铜。 生1:铜片溶解,溶液变蓝,注入空气后气体变为红棕色,但与1号瓶相比颜色淡了很多。 我认为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了NO、硝酸铜和水。 生10:用注射器将3号瓶的气体抽出注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有SO2生成。 生11:4号瓶无明显现象。但由于铜片加热后放入,产生了一些白雾,可能是水气。经检验无SO2生成。   完成、汇报化学表达式     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生1:从与是否与铜反应的角度看,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的强。从剧烈程度上看,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的强。同时,从反应条件上来看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硫酸还要强。 生1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由+6价硫体现,稀硫酸具有弱氧化性由H+体现。浓硝酸和稀硝酸均具有强氧化性(均由+5价N体现)。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NO,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一般是SO2。 通过体验实验探究的基本流程: 确定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实验产物、分析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比较异同、探寻规律并进行归纳总结,获得氧化性酸与金属单质、具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反应的一般规律。     环 节 三   【提问】铜都能与浓硫酸、硝酸反应, 你是否能提出新的问题? 【演示实验】下面我们用实验来说明这个问题。1.铝与浓硝酸(试管实验)2.锌与浓硝酸(装置见右图)     【讲述】很明显,锌能与浓硝酸反应。 但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看,铝更活泼,更应该能被浓硝酸氧化。原因是常温下,铁、铝能被浓硝酸、浓硫酸钝化,即在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继续进行。所以可以用铁罐车、铝罐车运输这两种浓酸。 思考、质疑:那活泼金属能被它们氧化吗?   观察:1.无明显现象 2.迅速产生大 量红棕色气体。   质疑:铝比锌活泼,为什么锌与浓硝酸迅速反应而铝没有?   学生倾听,记笔记    通过实验,设置疑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 环 节 四   【过渡】刚才我们是用一种金属作为还原剂研究浓硫酸、硝酸的氧化性,下面我们看看其它的还原剂与它们反应的情况。 【演示实验】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思考】请同学们分析实验现象:上述实验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 【追问】这个黑色固体你觉得是什么?哪来的气体呢?         【实验思考题】向硝酸钠溶液中加入铜片,无明显现象,但再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红棕色气体,为什么? 【启发】请谈谈对氧化剂、还原剂的新的认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高中化学《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