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化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中化学《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
观察
回答,生13:生成黑色疏松多孔的物质还有大量气体。
生13:可能是碳。碳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浓硫酸使蔗糖脱水生成的碳。在受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的CO
2和SO
2。热量来源于浓硫酸遇水放出的热。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及强氧化性。
思考、分析:HNO
3具有强氧化性,但NO
3-不具有强氧化性
回答:化合价只能帮助我们预测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还可能与溶液的浓度、酸度有关系。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应用已知化学知识综合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
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板
书
一、硝酸(强氧化性)
4HNO
3(浓)+Cu=Cu(NO
3)
2+2NO
2↑+2H
2O
8HNO
3(稀)+3Cu=3Cu(NO
3)
2+2NO↑+4H
2O
二、浓硫酸(强氧化性)
Cu+2H
2SO
4(浓) =
△= CuSO
4+SO
2↑+2H
2O
C+2H
2SO
4(浓) =
△=CO
2↑+2SO
2↑+2H
2O
www.lexue88.com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1. 学生学习效果
为了保证探究的真实性和实效性,学生没有提前预习,也没有带教材进入课堂。很明显,通过近一个学期关于“创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学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模式。遇到一个新的探究问题时能从容地从理论上去预测和从实验上去验证,并且也熟悉了实验探究的基本程序。经过自己主动完成地研究,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是非常牢固的。
2. 教师自身教学效果
本节课作为区级展示课,受到了同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大家认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课堂文化。设计精巧、线条流畅,预设目标恰当,层次逐渐加深,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两条主线即: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引导学生对比研究的活动,脉络清晰,相辅相成,很好地完成了预期设定的三维目标。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实验探究内容的设计堪称创新,把复杂、危险、有污染的演示实验化为简单的学生实验,既微型又环保,既易操作又有明显现象。小药品和注射器的使用包括浓硫酸与蔗糖的反应实验也作了环保处理,处处体现出对新仪器和新技术的挖掘与开发。
对于实验探究的开放性的研究,我在平行班采用了不同的探究程序。一个班的开放度非常大,布置任务后让学生自己讨论实验方案,预测实验现象,总结实验问题。而另一个班是指导学生先讨论,汇报实验方案和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之后再实验。两种方法各有千秋,前者学生肯定会因考虑不周而出现不少问题,但随后的讨论和改进让他们理解深刻。后者循序渐进,学生通过充分讨论,未雨绸缪,实验实施中可避免不少错误。今后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实验的各个阶段中自主的去探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上一页 [1] [2] [3]
,高中化学《硝酸 硫酸》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