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情况 课题名称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中国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20课 教师情况 教师姓名 孙玲玲 职称 中教一级 单 位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课标要求 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播媒体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提高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多角度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实地考察北京前门地区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内容;课上通过“近代京沪游”探究社会生活变迁背后的历史因素,开展本课学习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时代背景,感受中国近代文明的演进历程。 教学重点 掌握交通、通讯、社会习俗、文化生活变化的史实 教学难点 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感悟社会生活变化之中历史的进步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 设计思路 依据课标,立足学情,整合教材,既从社会生活变化的角度感受文明的演进,又置身于历史之中思考其变化的内涵。师生从“通览”、“透视”两个角度:由点到面,融入情境,感受变化;由表及里,联系时代,感悟历史的进步。 板书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过程 环节 从社会生活变化的角度感受历史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生活的变化 通 览 透 视 知识点 教学活动 >感受 “近代京沪游” 基于对前门地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实地考察,融入情境“近代京沪游”,感受所到之处交通、通讯、文化生活、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变化,感受社会生活变化背后的历史进步。 >探究 “三看变化” 结合时代背景,师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生活变化的内涵,置身于历史之中感受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艰辛和进步。 意图 由点到面、融入情境、感受变化 由表及里、联系时代、感悟内涵 作 业 题目:“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面面观” 形式: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其他方面的表现,例如建筑、饮食、婚俗等。 目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将课堂内获得知识和能力延伸、拓展至生活中。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会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历史。 反 思 了解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认识变化的艰辛,感受近代中国人追赶时代潮流的坚定步伐,是本课教学的基本理念; 围绕“变”字——物质、变思想、变文化,提升“看”字——看时代、看艰辛、看进步, 是本课将社会生活与历史紧密结合的关键; 依托生活让历史更生动,融入时代让生活史更深刻。社会生活史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极为密切,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创设适宜学情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是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途径。tag: 教学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