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的调控上不够灵活,不能很好的驾驭整堂课。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多反思,多听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2、讲课的语调平缓,没有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3、课准备得太仓促,心理上还是较为紧张,底气不足,很多设计好的环节没有把握好,一带而过,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4、课文最后一句话“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揭示了本文的中心,没有很好地让学生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在感悟后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表达。
整体感觉教学设计还应多一些预设,课堂语言再自然些,这样课堂会更生动。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师我还应该学会聆听孩子的心理,这样的课堂才是最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多吸取丰富的教学经验,升华自己的情感。
这堂课肯定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提出你们宝贵的建议。再次谢谢大家!
听《搭石》一课有感
管俊玲
曹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第七册的《搭石》一课,是一篇借物喻人,借物抒情的文章。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这也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因此,本课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朗读,以读促学,读中感悟,悟中美读,层层深化,让学生感受到,“搭石”并不是普通的、自然的石块,而是乡村人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化身。
曹老师与其他青年教师相比,准备课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仓促,用了一天的准备时间。但听了曹老师的课后,感觉曹老师进步较快。反思曹老师的课堂教学,觉得有以下成功的方面:
(一)老师的教态大方、自然、亲切,课堂教学实在,板书设计合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得比较条理,层层递进,课堂教学由易到难,对课文的内容做到了升华。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语文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和体验,朗读时曹老师没有强调朗读的技巧,而是诱导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感受读出来。另外,曹老师在本课教学中范读课文,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四)曹老师注重了学生质疑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当然在本课教学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之处:
(一)从老师的语言来说,不能做到抑扬顿挫,对学生的评价缺少鼓动性。点拨语言缺少方向性。这些素质的提高也不是一天之功,需要曹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注意和锤炼自己的语言。
(二)曹老师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因为紧张导致一些设计好的环节忘记,匆匆而过。
例如:老师在让学生朗读感动你的句子时,应该稍加点拨。比如大家找了这么多感动你的句子,你觉得这些感动都少不了谁?(搭石)是呀,就是这些普通的石块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这是一道什么样风景?(美),板书“美”在日常生活中这些美的东西我们是怎样发现的?(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心来感受)美的东西要靠我们用心来体会,板书“用心”下面就用我们的心灵再次走进课文去感受美,请大家默读课文2—4段,在大家感受到美的句子旁边用一个词语或一个简短的句子写出你感受的美。
又如:当学生汇报完感受到的美时,老师应该问:课文读到这里,你觉得这还是一些普通的搭石吗?谈谈你的观点。通过刚才的感悟、理解,学生一定会说出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石块,应为在这些搭石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引出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体会到搭石任人踏,任人走的这种品质正是乡亲们的美好品德。作者借助于普通的搭石来赞美乡亲们
再如:学生在谈感受到的美时,老师的引导不是很到位,例如:当学生提出我感受到了人们的行为美、动作美,老师应该紧问一句:那些行为、动作让你感受到了美?让学生说,然后再让学生读。
最后,祝愿曹老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地磨练自己,早日成为优秀老师。
tag: 教师 青年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