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福平《麦哨》详细教学设计
麻柳滩中心小学 杨福平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
2、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描写乡村风光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读出感受并积累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丰富生动的语言,感受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的生活,能有感情的朗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身处农村,每一个人都有乡村生活的经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24课《麦哨》讲的就是乡村孩子的生活情况,学习之后,相信大家会有更美好的感受。(板书:麦哨)麦哨是什么呢?(麦秆做的哨子)课文所介绍的乡村孩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
1、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2、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书中的字也可以。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
3、开火车朗读课文。(要求读的同学声音响亮,听的同学要专心)
三、感悟文章
1、在文中找两个词“欢快、柔美”
《麦哨》这篇课文有两个词特别重要,只要我们抓住了并真正了解了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理解这篇课文,到底是哪两个词语呢?请同学们用浏览的方式在书中找一找,猜一猜。
2、理解“欢快、柔美”
(1)教师板书:欢快、柔美。然后问学生:欢快、柔美是什么意思?(欢快:欢乐、轻快。柔美:柔和、优美。)文中是谁在什么地方欢快、柔美的干什么?(小孩子在乡间田野上做游戏。)
(2)请你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3)你平时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欢快、柔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欢快、柔美的生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不是每个人随便都可以的,必须在一定条件下,一定环境中才可以的。)
3、感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课文描写的乡村孩子“欢快、柔美”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a、学生默读课文思考。
b、分组讨论。
c、学生汇报。
①孩子聪明可爱。
②生活环境优美。
③孩子快乐的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词语来形容乡村孩子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无拘无束的生活、悠闲自得的生活等等,教育学生学会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种意思。)
(2)你喜欢在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读出感受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写在句子的旁边。
a、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了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①学生汇报喜欢的理由。(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是句子形象、生动。)
②句子中的比喻是把什么比作什么。
③仿写。
④指导朗读。
b、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
①学生汇报喜欢的理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可以看出作者观察仔细,语言中蕴含的丰收的喜悦。)
②续写句子。(西瓜花谢了,结出了又大又圆的西瓜;桃花谢了,结出了白里透红的桃子……)
③指导朗读。
c、草地柔软而有弹性,比城里体育馆的垫子还要强,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①学生汇报喜欢的理由。(运用了对比、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软。)
②理解“简直”。(简直:完全如此。这里写出了作者对乡村天然运动场的赞美。)
③指导朗读。
(3)乡村生活为什么柔美呢?(孩子聪明可爱,生活环境优美,活动丰富多彩)仅仅是这些吗?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邻居,他们和人们的“欢快、柔美”有关系吗?
(经过老师的点拨,学生感受到人们“欢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长寿,是孩子的聪明可爱,是夫妻的恩爱美满,是邻居的和睦友好。)
(4)麦哨的声音在文中出现了几次?(二次)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紧凑,突出了乡村孩子生活的“欢快、柔美”。)
(5)让我们再欢快、柔美的自由朗读这篇课文。
四、板书设计
24.麦哨
孩子聪明可爱
欢快、柔美 生活环境优美
孩子生活丰富多彩
,杨福平《麦哨》详细教学设计
tag: 教学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