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语文味铆定在教学目标上 《两件宝》教学评析
去掉了更多的浮躁、繁杂,本节课以它真实、扎实、朴实的教学风格,让我们的识字教学又一次散发
出浓浓的“语文味”。可以说,这是一堂成功的课,老师把握住低年级识字教学的主要任务,在读通、读
顺、读熟课文的过程中识字,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将这些任务落到实处。老师们更多地关注马老师“怎
么教”,而我作为评课者,在上课前拿到了马老师的教案与自评,并参与教研室杨明老师组织的两次试讲
后,更多地关注的是金泉路小学的教师团队在杨明老师和任忠丽校长这两位专家的引领下,一开始就让语
文味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得以很好的体现。
一、要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首先应该做到“明确”。如果说教学内容决定“教什么、学什么”,那
么教学目标则规定到什么程度,学到什么水平。仅仅知道教学内容,而不清楚教学目标,往往会事倍功半
,甚至徒劳无功。
仔细研究一下,马文涛老师在《两件宝》第一课时中的教学目标是:
1: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及词语,学写弯钩、竖提及“手、切”。
3: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在学习中要多动脑和手的道理。
4: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自读能力。
其突出特色是从四个方面着眼于学生的语言发展——采用识字与语言学习同步方法:
1.在语境中识字。如读儿歌记忆,用字组词,勾生字词,将字和语境融合在一起,所学的字会深深印
在脑子里,学习语言发展。
2.在表达中识字。其表达活动:交流记写的方法,看图说话“谁在干什么”,“你又用手用脑创造过
什么?”识了字会用,那才是活的字,学生在表达中会用所识的字,会用个性的语言,即在“识用结合”
中发展语言。
3.在书写中识字。字是阅读、写作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
基础”。识字写字的过程当然是语言发展的过程。“写”是知识的内在,既在写中识,又以写固识,是发
展语言的重要积淀。
4.在趣味中识字。这是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而主动识字的愿望”,“关注
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的要求,本课采用了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跟读。
冬冬说:我老是记不住这几个生字的模样,你能帮帮我吗?字宝宝请小朋友帮忙组词,同桌小朋友相互交
流等做法,使学生调动各种感官主动识字,体会成功的快乐。在得到一种心理满足后,又不断形成识字的
内驱力,为有效识字、语言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从4个教学目标定位可以看出,这才是真正的训练,才是真正的发展。
二、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应该建立在对“课程目标,教材价值、学生实际”的研究与把握上。
课程目标是我们制订具体课文教学目标的凭借与依据。一篇课文可以教的内容很多,可以作为教学目
标的项目也很多,对教材教学价值的发展与提炼的过程,本身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逐步明确与定位的
过程。同时,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必不可缺的工作。
我曾经听过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老师上第一课时,不停地带着学生去体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去想象作者还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上完下来,教师很满意。这样的教学达到既定目标了吗?显然,这不
是我们一年级教学,特别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并不明确“识、读、写”是一年级语文的学习重点
这一实际教学目标。
《两件宝》第一课时要认识12个生字,写3个“手、切、工”,学习弯钩、竖提两个基本笔画,对于这
一项“认字、写字目标”,到底要教到什么程度,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心中有数的。有的老师把所有的
字拿来强调字音,巧汇字形练习组词,对“创造”和“一切”这两个词学生要学到什么水平,马老师就很
智慧地这样做(从教材入手有侧重地展开教学。识字写字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考虑到学生并非零起点。
因此,在识字环节中,从字音、字形、字义上区别分散识字。比如:抓住音难字“手、脑、双、劳”用听
读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认字。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读准字音。抓住形难字“双、动、切、会”创设情
境,激发学生思考识字方法,帮助冬冬记字形。同时注意识字方法的渗透和总结)。
三、要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还应该做到“集中”
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一个常教,因而教学目标的相对集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如果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贪
多求全,样样都要实现,其结果就是蜻蜓点水,样样都没有达成。
马老师的教学目标,就相对集中在四点上。
这样的教学目标,既看得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目标,又看得到学生在课堂学习后的发展目标,可
以把握与检测,也可以组织实施,真正让学有所得。
我们以前就倡导的“一课一得”,就是强调每一堂语文课都应该有明确而集中的教学目标,力争让每
一个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有所收获而有所长进。
当然,我也认为这节课还有一定的修改空间,这主要就是从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来看,还可以教得深刻
一些,学得透彻一些。
建议一:教学设计的总是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有思维的容量与思考的空间,有挑战的问题才具有
吸引力,才能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
建议二:语言训练的效度,既然是教学,必然有教师的指导与训练,这是有别于生活中的言语实践活
动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设计的言语训练活动必须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而不是已有水平
的简单复现,否则就无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无法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发展。
总之,瑕不掩瑜,在这节课中,师生都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学习状态,心平气和地把听课者带入一种平
静的学习状态,生动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切实提高了教学有效性。最后,谢谢教研室的杨老师,谢谢金
泉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让我这个刚刚从六年级下来的老师对一年级识字教学有了真实的触摸,对常态教
学有了朴素的审美,感谢这次教研活动的有效!
,把语文味铆定在教学目标上 《两件宝》教学评析
tag: 教学 语文 两件 , 北师大版第一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一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一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