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学生的“独感” 《插秧》教学片断反思
作者:陈祖梅
一堂《插秧》的公开教学课正在有序地进行着,我多方引导学生体会农民插秧时的心情。许多同学的发言都与我的教学设计不
谋而合――农民在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中插秧,心里感到高兴、快乐。我对学生们的回答很满意。当我正要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
学时,一个学生执著地高举小手要求发言,我给了他发言的机会。这位学生激动地说:“老师,我不同意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我
认为农民插秧时心里感到很苦很累。因为……”在教室后排听课的四十多位老师向这个勇于提出自己独特感受的学生投去赞赏的
目光,从他们的目光中,我看出了他们也期盼着我这个执教者能抓住这一亮点把学生的思维拓展开去。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发言弄
得不知所措,于是不悦地打断道:“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和谐,那么的富于诗情画意,农民心里一定感到高兴、快
乐,怎么会感到苦和累呢?你坐下去好好地体会一下。”那位学生见我这么说,高昂的头低下了,小脸涨得通红,只好沮丧地坐
到座位上。
公开课结束了,听课的老师对这节课的评价也不错。可是在这之后的几节语文课上,那位经常积极发言的学生都是默默地坐
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听老师讲课。我对他的反常表现感到非常奇怪,课下就向他问明原因。没想到他竟是这样回答我:“
老师,课堂上我仍有许多问题要问,有许多感受要说,但我想到上次《插秧》课上的情景,我就不想说。”“那你能不能告诉老
师,你为什么认为农民在优美的环境中插秧,心里感到很苦很累呢?”“我外婆家在农村,每年暑假,我都到外婆家住一段时间
。外婆偶尔也带我到田野里体验一下农村生活。火辣辣的太阳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农民的脸和胳臂被晒得黝黑,汗水顺着他们的
脸颊往下流。他们一边插秧,一边谈论‘这几天,由于秧插多了,晚上睡在床上腰酸胳臂疼,累得连饭都吃不下去。’老师,难
道这还能说农民插秧时心里高兴、快乐吗?”
我没有立即回答他,而是对他说:“你的这种感受是独特的,这说明你肯动脑筋。不过,你想过没有,当农民想到自己辛勤
的劳动换来的沉甸甸的粮食,想到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换回钱,他们用这些钱盖起自己心爱的小楼房,想到他们远在他乡求学
的儿女用这些钱买回必需的学习用品时,他们的心情又将如何呢?”“那农民心里一定很高兴、很快乐。”那位学生脱口而出。
我也激动地说:“对呀,我们的结论不是相同的吗?”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这个教学片断常在我脑海中翻腾,我为自己当时的草率感到遗憾,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中得
到了一些启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现自我。如果我们教师不能
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而是以长者自居,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超越自己教学设计的独特
见解加以制止,那就会在无意中把学生创新的火花扼杀在摇篮中。“真正的教学技巧和艺术,是在于一旦有这种必要,教师能随
时改变自己的授课计划”(苏霍姆林斯基语)。可见,提高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切实善待学生的“独感”,是何等的重要。倘
若当时,我能及时地抓住课堂上的那一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地教学,就不仅保护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还注意了文本的价
值取向,学生动脑的空间就会更大,课堂也就真正地走进了新型的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真正地突现了出
来,阅读课的教学也会因此而精彩起来。
,善待学生的“独感” 《插秧》教学片断反思
tag: 教学 ,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北师大版语文教案 - 北师大版第二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