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西子就是西施
生:春秋时期越国的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师:诗人为何会把西湖比作的西施呢?西施到底有多美呢?
生:(齐读第四句。)“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是呀,西施天生丽质,婀娜多姿,不管是素面朝天,还是浓妆艳抹,总是那么的美。而西湖呢?晴天美的恰如其分,雨天美的奇妙。所以,诗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生齐读三、四句。
师:正因为这个美丽的比喻,西湖从此又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读到这里,你可能对西湖有多了一份感情,请齐读古诗。
师:你们已经把自己对西湖的理解融入了背诵之中了。你能把整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你能把这首诗改编成一个故事吗?你能以小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西湖吗?请你选一其中一项做好准备后大家交流
生:晴天的西湖多么美好,雨天的西湖又是那么奇妙,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的话,无论淡妆还是浓抹总是那么的漂亮。作者赞美西湖的美。
生编故事展示
导游解说
师:苏轼笔下的西湖真美啊!描写西湖的诗作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学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出示古诗
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背一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
2、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3、讲一讲(做一个小导游介绍诗中所描写的西湖)
师:一“碧”一“红” 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师:描写西湖的是你还知道吗?
多媒体出示《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生齐读
师:写出了西湖骤雨初歇的动态美。
出示《夜泛西湖》
苏轼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师: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夜泛西湖所见的美景。前两句写的是夜晚的西湖,湖水、荷花和阵阵飘香,都让人销魂。第三句中写的是昏昏的灯光、远处的寺庙,而最后一句写的是作者接下来的准备要做的事,他希望在夜更深的时候来欣赏西湖那皎洁的月光、平静的湖水和被桨激起的一圈圈的波纹和那昏昏的灯光。
师:西湖晴也美,雨也美;昼也美,夜也美。通过诗人的笔触西湖已经深深地印在我们脑海。在历史的长河里像苏轼一样博学多才的诗人数不胜数,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多媒体出示春夏秋冬写景的诗《江南春》《小池》《山行》《江雪》)
(通过背诵描写风景的诗句,唤起学生的认知,激励学生阅读背诵更多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祖国传统文化,促进积累,提高语文素养。)
多媒体出示山水的谚语
学生齐读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总结:这节课我们在古诗词中漫步,在祖国山山水水中畅游,祖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你细细品味;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期待你用心感受。
布置作业,多媒体出示
tag: 教学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