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玲敏《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教后记
干玲敏
一、音乐导入,感情读题
师:现在让我们先来听一段音乐(播放音乐《母亲》)
师:同学们,听着这样看着深情的音乐,看到“慈母”两个字,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怎样的画面?
生:下雨了,妈妈带着雨伞在校门口接我。
师:多么感人的画面,请你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课题
师:还会出现哪些画面?
生:天气,变冷了,妈妈将一件衣服披在孩子的身上。
师:请你来读课题。
师: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想象感情带进去读课题。
师:老师把课题中深字变成红色,这是为什么?
生:说明这不是一般的感情。
生:说明妈妈对我们付出的感情很深厚。
师:非常好的感觉。那到底是一段怎样的深情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检查预习,理解新词
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以自学为主,昨天让你们回家预习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我这里有一段话,你们能按照课文内容来填填吗?
“我一直想买《青年近卫军》,想得(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震耳欲聋)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来要钱买书,母亲用(龟裂)的手将钱塞在我手里,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括号内为学生要写的词)
(一生读)
师:震耳欲聋的“欲”是什么意思?
生:“快要”的意思。
师:龟裂的手看见过吗?
生:我爷爷在农村。他的手上好象开了好多口子。
师:知道“攥”的意思吗?能做个动作吗?
(生做出把拳头握住状。)
师:如果把它换个词呢?
生:握。
师:这段话其实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一起来读读。
师:作者向母亲要到了钱,本应是欣喜若狂,但是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
三、研读课文,细品词句
师:现在请你们静静地默读课文,哪些地方,哪些句子会让你鼻子一酸,请划出。
师:我发现有位同学读得很认真,划得也很仔细。请你来读读你划得这个句子,
生读句子,师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
师:还有谁也划了这个句子?说说你为什么要划这个句子?
(师请生读句子)
师:你们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响声吗?
生:我去建筑工地,听到那里的声音师震耳欲聋的。
生:去酒店吃酒的时候,那里有人结婚,鞭炮声震耳欲聋。
师:听到这样的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觉得很烦躁,很想逃开。(生感情朗读句子)
师:你们听到这种令人烦躁得声音可以逃开,而母亲能吗?你们听到这种声音页只是一时一刻得,而母亲工作地方的这种噪声只是响一会儿吗?马上消失了吗?立刻停止了吗?迅速地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母亲工作的环境师非常嘈杂的?
学生找出有关句子。教师出示句子并朗读
生:“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生:“母亲大声问。“
生:“母亲大声对那人女人说”
生:“旁边的女人对着我喊”
生:我叫了两声“妈——”“妈——”
师:“我大声说出了母亲的名字” “母亲大声问。”
“母亲大声对那人女人说”“旁边的女人对着我喊” “我叫了两声‘妈——’‘妈——’”这些句子并没有直接写当时的环境怎么的恶劣,而是通过处在这个环境中的一些人的反应侧面的写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还有“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句话也没有直接写母亲很辛苦,而是从对母亲工作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出母亲的劳苦。有时,我们要描写一样事物,或想要表达一种情感,可以直接去表达,也可以通过侧面的描写间接的去表达。
师:噪声震耳欲聋,母亲却持续工作着。读——
师:昨天的母亲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中工作?学生读。今天的母亲又是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学生读。明天的母亲还将在这么让人无法呆下去的环境中工作?学生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着。
师:假如就是你,你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你怎样的感受?
生:我心里很难受。
师:再读,表达出你对母亲的关心与疼爱。
师:看到母亲在这么嘈杂,恶劣,我一刻也无法呆下去的环境中工作,我的鼻子怎能不酸?
师:下面继续交流你感动的句子。
生交流,师出示“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个句子写得很特别?又哪些特别之处?
生思考后举手
生:“我的母亲”出现了三次。
师:对,还有吗?
师:平时“我的母亲”放在前面读读。
生读
师:放在后面特别吗?
生:我感觉把“我的母亲”放到后面有些特别。
师:我们看过电影、电视里面的慢镜头吗?
生:看过。
师:自己读,感受一下哪个地方给你慢镜头的感觉?
生:从背直起来了可感受到。
生:从转到身来了可感受到。
师:细细慢慢地读。通过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背?
生读后交流
生:这是一个极其瘦弱的背。
生:是一个想直起来却很难直起来的背。
师:那是一个劳累的背,弯曲佝偻的背,瘦骨嶙峋的背。读——
生有感情地读句子。
师:这是我的母亲吗?在我得记忆中母亲得背不是这样得,她曾经是怎样的?
生:十分健壮的。
生:挺拔如峰的背。
师:然而,现在的背竟是这样的背。读——
生再次读句子。
师:你看到了母亲的脸,这是一张怎样的脸?
生:粗糙的脸。
生:疲惫的脸。
生:瘦弱的脸。
师:把你的想象融进去再读。
生再次感情地朗读。
师:这是我的母亲吗?印象中母亲曾经拥有一张怎样的脸?
生:曾经拥有一张年轻的脸。
生:曾经是一张红润的脸。
生:洁白的脸。
师:曾经那样光洁、美丽的脸,可现在却变成这样了。读——
师:那是怎样的眼睛?慢慢看,细细看。
生:那是布满血丝的眼睛。
生:那是疲惫的双眼。
师:这是我母亲的双眼吗?不,不是这样的。我母亲的双眼曾经是怎样的?
生:是明亮的。
生:是炯炯有神的。
师:然而,现在水灵灵的、炯炯有神的眼睛没有了。读——
师:母亲坚挺的背、光洁的面容、水汪汪的眼睛到哪里去了?让我们带着困惑、惊诧来读这句。老师读三个“我的母亲”,同学们读剩下的部分。
,干玲敏《慈母情深》教学实录及教后记tag: 教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