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武凤霞《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武凤霞《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459  栏目: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武凤霞《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师:同学们推测了很多种孩子出面招待客人的原因。在我国古代,重男轻女,只有男人算是人,女人是不算是人的。所以迎接客人都是男人的事情,儿子再小也是男人,也要出来招待客人。母亲呢?只能呆在后堂,只有丈夫、孩子请她出来见客人的时候她才能出来。(学生惊讶,然后又问了几个字的意思,很快就得到了解答)

 

  师:既然大家都懂了,谁能把这篇文章的意思讲一讲?(学生自由说)

 

  四、三读(品味语言的精妙)

 

  师:同学们,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句子很精妙。你们知道是哪两句么?

 

  生:“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两句话很精妙,一般人说不出来。

 

  师:看来大家都同意他的说法,但是这两句话精妙在什么地方呢?

 

  生:杨氏子姓杨,杨梅的第一个字也是杨。所以,孔君平就和孩子开玩笑:此是君家果。就好像说杨梅是杨氏子的弟弟一样。

 

  生:杨氏之子明白了孔君平的意思。马上也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连起来说。

 

  师:对呀,这在兵法上就叫以其人之道──(生齐:还治其人之身。)

 

  师:所以,课文中这样称赞这个孩子──(生齐:甚聪惠。)

 

  五、四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师:同学们,读古文不仅要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还要读出古文的味道!自己试一试,品味品味古文该怎么读?(学生自由读,有的还摇头晃脑,很可爱)

 

  师:如果配上音乐,那种感觉会更美。先听一遍,想想该从哪个地方开始你的朗读。

 

  师:再听一遍,然后自己试着跟着音乐朗读。

 

  师:谁愿意配乐读给大家听?

 

  (生踊跃举手,一生读,虽然与音乐还不怎么吻合,但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又一生站起来要求朗读课文,在音乐中读得很投入、很美。全班掌声)

 

  师:读得真好!这个小故事简单、有趣,我相信,我们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把它背下来。

 

  (学生情绪很高,还没等教师把要求说完,琅琅的背诵声已经响起。)

 

  六、五读(理解中学习运用)

 

  师:同学们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肯定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这一篇文章中有一些词我们现在很少使用,或者有的根本就不用,你能找到这些词语么?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出“诣”“乃”“儿”“曰”“氏”“之”“其”几个字。)

 

  师:这些字的意思同学们都懂了,我相信你们也很想试着用一用。看这几句话:(教师出示)1.这是你家的小猫。2.我班的张月十分聪明。3.一个学生说:李娟,你的家在哪里?请同学们选择其中一句试着说说。

 

  生:我说第一句,这是君家猫。(生笑,一生举手,教师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这乃君家猫。

 

  师(赞许):其实,“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你”也常常用“尔”来替代。(板书“此”“尔”)所以,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生(踊跃):此乃君(尔)家猫。

 

  师:第二句呢?

 

  生:我班张月甚聪慧。

 

  师:“我”在古文中还有一种说法,有人知道么?(生摇头)“我”在古文中通常称“吾”。(板书“吾”)那么这句话就可以说成──

 

  生(齐):吾班张月甚聪慧。

 

  师:第三句好像要有点难度哦!

 

  生:一生曰:李娟,君家在哪里?

 

  师:“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如果换成这两个词,这句话又该怎么说呢?

 

  生:一生曰:李娟,尔家安在?或李娟,君家何在?

 

  师:如果把“一个学生说”改为“一个孩子问”呢?(生自由回答:一儿曰)

 

  师(赞赏):学得不仅牢固,而且灵活。真好!同学们,古文就是这么有意思,课后找一篇自己感兴趣的古文读一读,我相信你们会有更多发现。

 

  【反思】

 

  《杨氏之子》是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教学对小学文言文教学,乃至于对中学文言文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目前在初、高中,学生普遍感觉文言文学习困难。我想,这除了跟文言文难度的确加大有关之外,应该也与小学初次接触文言文时教师的教法有一定关系。

 

  所以,在教授这节课时,我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开始为原则,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为目的,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努力营造一个快乐简单的学习氛围。这种教学理念贯穿在从课前谈话到课后拓展的每一个环节中:课前谈话时我从学生积累的古代名言佳句入手,引导学生通过交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熟悉句子的意思,在不经意间走近文本,让他们感觉古文并不遥远、陌生。在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课文的时候,我没有把读懂当作最重要或者唯一的环节贯穿到底,而是分为“一读(读正确)──二读(读明白)──三读(品味语言)──四读(读出味道)──五读(学习运用)”五个环节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这不仅降低了学习难度,而且使教学始终处于移步换景的过程中,有效避免了学生学习中容易出现思维疲劳,时刻感受到“学习古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在教学手段方面,我采用自主思考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尤其是教师讲解,在学习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其主要原因是第一篇文言文,学生是零起步,讲解是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很好手段。讲解在这几处体现得尤为明显:学生不知道“孔指以示儿曰”一句话如何读正确的时候,我直接教他们读;学生提出了“管家怎么不叫他的妈妈,而叫个小孩子出来呢”的问题时,我没有走自主体验的过场,直接讲解里面蕴含的文化渊源;“反译”环节,在学生翻译不到位时,我更是直接告诉学生:“这”在古文中常常用“此”表示,“在哪里”在古文中经常说成是“安在”“何在”。

 

  整节课,学生既有尝试练习的新奇,又有自主思考的快乐,还有从教师讲解中收获新知的惊讶。他们良好的学习状态带给我的是一种叫幸福的体验。
 


 

上一页  [1] [2] 

,武凤霞《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
《武凤霞《杨氏之子》教学实录与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