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一“,” 品出情味深长——《再见了,亲人》课堂片段赏析
《再见了,亲人》课堂自由提问阶段,学生群情激昂,思维活跃。
生:课题中,“再见了”后面为什么要加逗号?
师:逗号有什么作用?
生:表示短暂的停顿。
生:不对,应该是表示较长时间的停顿,它比顿号停顿的时间长。
师:说得真好!那你们试着读读,品味一下,看看有逗号与没有逗号感觉有什么不同?
(生自由、反复读。有同桌互读者,忘情处作再见之势。)
生:没有逗号读得快一点。(生笑)
生:逗号表示停顿,没有肯定快一点嘛!
生:读快了,好象不耐烦。
生:读快了,好象想快点走,不是想再见。
生:但是志愿军根本舍不得朝鲜人民呀!
师:噢,是嘛!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小小的逗号到底带给人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
(生分组读加逗号和没有逗号的句子。)
生:加了逗号,突出了分别的对象是“亲人”,跟“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朝鲜人民告别,肯定是万分不舍了!
生:是啊,我仿佛听到志愿军战士在深情地呼唤着朝鲜“亲人”!
生:有了逗号,读起来缓缓地,有点沉重,真是依依不舍!
生:我也好象看到志愿军难分难舍地对朝鲜人民说:“再见了,亲人”!
生:从他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
生:我和爷爷奶奶分别时,也会有这种感觉!
师:体会得真不错!世间令人黯然神伤者,莫过“离别”二字,请大家带着曾经感受过的离愁别绪,深情地齐声读一读课题。(生读)好,再带着这种感觉读一读课文的一至三段!
评析:
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因此,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情,受到情感的感染、熏陶,甚至引起共鸣,进行情感的再创造,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感、审美能力,促进形成益于终身发展的语文综合素养。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以情动人的文章。执教者的高明之处在于独具慧眼,于细微处入手,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为契机,不简单地满足于对问题的回答,而是精心引导,通过比较读、自由读、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悟情,并由此联系到自己的生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整个过程,教师只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而学生却在轻松、活跃、和谐的氛围中,在积极主动的“读”中,从小小的“,”中,品出情味深长,同时也领悟了作者表达的精妙!
由此,我们想到,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很多教师也会设计学生自由质疑这一环节,但大部分仅仅是流于形式。若要能真正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切入点,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就需要执教者具备对教育契机的高度敏感和高超的教学技巧了!
,小小一“,” 品出情味深长——《再见了,亲人》课堂片段赏析
tag: 课堂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