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说课四
11-07 15:32:21 浏览次数:753次 栏目: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
标签: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秋天的雨》说课四,
不知何时,诗化的语文教学已经以一种新的视角,新的姿态走进了我们的语文课堂中来。不是为了追求时尚,只想给孩子们创设一种切合课文文本的诗意氛围,只想引领、帮助孩子们在这诗化的语文课堂中用审美的方式来感语文本,而《秋天的雨》就给我的诗化课堂的创设提供了一个平台。
第一部分:紧扣特点,解读教材
《秋天的雨》是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语言可谓是联想丰富,变幻多姿,充满童真童趣。在作者笔下,秋雨是神奇的,它好似一把钥匙打开了秋天的大门,它把五彩缤纷撒向大地,又把香香甜甜送给了果林,而且它还能吹起小喇叭,预示冬天的到来。仔细领略课文,你会感受到作者眼中的秋天是美丽,丰收而且快乐的。秋天在哪里?就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就在那跳跃的文字里。也正是凭借着课文的语言之美,所以才使得我们老师们爱看,孩子们爱读。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我尝试着在《秋天的雨》一课的教学中进行诗化语文课堂的创设,希望我创设的课堂能充满诗的意境,也希望孩子们能感受到学语文时那种自由、和谐的学习空间。
第二部分:联系实际,优化策略
语文是感性的,一切语言文字的自然组合所构建的文本,皆为心语,皆为诗语,都是通往作者的心灵深处的一级级阶梯。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朗读、对话等途径,引领学生一次次亲吻文本、触摸文本、走进文本,感受文字背后作者真情的流淌。正是由于这篇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所以,课堂预设中,我在情境的创设,入境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和旁白的点拨方面都做了精心的设计,并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雨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读、思、品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将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在读中感悟秋雨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感情。
第三部分:情感互动,细说“亮点”
有位作家说过,优秀的作品往往会有打动人心的“亮点”。我认为,智慧的教者也应该善于去“开发”亮点,并使之成为自己教学中的“亮点”。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闪现以下三点:
一、扣文眼,品思悟,落实朗读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结合课文特点,我打算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重点抓住第二自然段使“以读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
1、借助想象,以想带读。教学中,我将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借助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以想带读。如:“看,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在指导学生理解田野辽阔而丰收的景象时,我引导学生借助大海的无边无际来想像田野的广阔,并引导学生将金色的田野呈现于眼前,通过想象来感悟秋天的美丽和丰收,进而读出这种感觉。“省略号”三年级学生并不陌生,但对于它的读法,学生却是初次接触。在描写菊花的色彩时,作者运用了省略号来表现菊花色彩的多而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用法的妙处呢?我在学生初读之后问道,“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颜色,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如果学生所见的颜色很少,我就适时课件出示我收集的各种颜色的菊花图片,让学生看到更多的菊花色彩,在此为学生在省略号处的想象做好铺垫。这样,在激活学生想象的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了省略号的用法。
2、理解感悟,以悟促读。教学中,我将巧妙地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如: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将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3、声画并茂,以情助读。第二段教学结束,我打算恰当地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以情助读。相信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会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本段的文眼“五彩缤纷”一词的含义,此时出示课件,让学生来领略五彩缤纷的色彩美,体会秋天的美丽,那种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不言而喻?之后,学生再与文本进行对话,不知不觉就会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继而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设情境,说中品,趣中感悟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本段文字可谓妙趣横生,这恰恰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此,我将顺学而导,以学定教,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来引导学生置身于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一个“说”字,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再现动物、植物们准备过冬的快活、忙碌的场面。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来实现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超越文本。
三、重基础,立质朴,提升能力
空灵和充实是诗意课堂的灵魂。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老师讲到:语文课是实的,但要不失空灵;语文课是灵动的,但要不失扎实。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而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但是生硬而纯粹的语文基本功训练缺少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灵性,只能是知识的一种堆砌。因此,这节课,我在创设诗意氛围的同时,将更多地对语文课所必要的基础性训练给予关注。在理解词句的设计上,我努力追寻“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力求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能力,积累语言。“五彩缤纷”
一词比较抽象,“勾住”“频频点头”这两个词形象传神,怎样引导孩子们理解呢?教学中,我将在学生感悟情感的同时,适时采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动作演示等方法来品味理解。如“读到这里,你读懂了“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了吗?”在学生品读各种色彩的美之后,我进行引导,这时学生对“五彩缤纷”的理解势必会水到渠成;“‘频频点头’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动作告诉我吗?”相信动作的演示不仅会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而且也能增添孩子们学习的兴趣;“生活中你被什么勾住过吗?如果被什么吸引住了,在写作文时就可以用‘勾住’”,这里,联系生活实际也将学生生活和课文的距离拉得更近了。要想对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积累是很好的方法。课堂设计中,我尤为注意学生语言的积累。“形容‘五彩缤纷’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说?”,这一设计将会拓展学生的思维。“你喜欢那个句子,赶快摘抄在积累本上。”课堂中这一有效而适时的积累,也将会对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
叶圣陶先生说:“人是生来就怀着情感的核,果能好好培养,自会抽芽舒叶,开出茂美的花,结出丰实的果。生活永远涵儒于情感之中,就觉得生活永远是充实的。”总之,这节课,我将会把饱含情感的教材作为新知识的载体,通过多种方法来创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课堂氛围,努力使学生在饶有趣味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提高语文能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意课堂将是我课堂教学执著的追求。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今天的说课便是一种尝试,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各位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帮助。谢谢!
,《秋天的雨》说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