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后一个吧,我再说说我父亲对我《红楼梦》的这种影响。其实,我在上初中的时候,有回,他就给我谈《红楼梦》,他说《红楼梦》你看过没有,我说我没看过,我说我看过小人书,他说那哪行啊,他说你得看《红楼梦》,他说《红楼梦》,他说你现在也到了贾宝玉的年龄了,他说有这么一回作文,让贾宝玉写八股文,结果出的题是孔子的一句话,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而贾宝玉的作文第一题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贾宝玉的作文呢,题目是这个,让他向孔子学习,贾宝玉说“夫不志于学,人之常也”说不想学习呀,是人们的常性,就是说要玩啊,我就说这一个,说“夫不志于学,人之常也 ,圣人十五而志之不亦难乎?”他说圣人太高了,真是没法学,真是没法学,他说15岁的小孩还是希望玩,他说你都十四五了,说你也得好好学,你怎么还看小人书呢,这个是他给我的,第一次讲。在我上高中的时候,他又给我讲了一次,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翻《红楼梦》,有一回不知道谈了什么,他很高兴,他说我说一个观点,他说我认为《红楼梦》曹雪芹120回他写完了,他说为什么他写完了,他说如果他不写完,曹雪芹在悼红轩中怎么会“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攒成目录,分出章回”,他说这些都是整理完了,写完了以后的工作嘛,把章节目录都搞好,增删也完了,批阅也完了,他说他是写完了的。我觉得就是曹雪芹烧《参同契》,“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还有84回的《归墨篇》,这都是《红楼梦》中的哲学精髓思想所在,我想绝不会是高鹗续的,就从它的思想高度来说,应该是曹雪芹写的,任何人都不会续出这种想像不到的思想高度的思想成果出来,这是我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