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的“人情练达”
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北苑校区中学部王健龙 邮编100012
“人情练达”,出自《红楼梦》中的一副对联。其意思是指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衍生到写作上来,常常是指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有了这方面的深厚积淀,写出好文章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问题是中学生所处的这个年龄阶段,所缺乏的恰恰就是这“人情练达”。每到写作文的时候,许多学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果写出来的“人情”大多是忸怩作态,让人看了很不舒服;许多作文中叙述的故事情节往往是不合常理、漏洞百出,一看就知道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这样的作文即便文采再好、文法再有技巧,也绝不会是一篇感情真挚、动人心弦的好文章。
我曾经布置了一篇以“坚强”为话题的作文,虽然事先一再提醒学生思路要开阔,不要仅仅局限在学校生活的狭小天地中。但是以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多数学生是很难跳出这个圈子的,学校生活往往变成了学生作文思维的樊笼。两个文笔非常好的同学,作文的构思都是写自己因为一次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自己的情绪从失落到振作,最终完成了一次从脆弱到坚强的情感蜕变。应该说,这两篇文章叙事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亦不失优美,尤其是注重心理描写,写景状物也能够恰当地衬托自己的心理感受,并较好地渲染了气氛。这两篇作文在写作技巧上可谓是可圈可点,然而就文章的故事情节来说,就只能用“遗憾”两个字来形容了。因为这两篇作文有这样的情节:一位学生因考试没考好不敢回家,在风雨交家的夜晚躲在学校教学大楼的角落里痛哭,“任雨水肆虐地打在我的脸上,和着泪水在我的脸颊上流淌”;另一位学生则更是夸张,当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竟然神情恍惚地来到了学校教学大楼的楼顶,眼望远方的天空发呆。这样的文章就好比是用上好的锦缎料子做了一个绣花枕头,里面装的却是糟糠之物。
我们对中学生不能求全责备,我们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尽快地、尽可能多地积累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鼓励和引导学生写身边小事、写真情实感。其实人活着,就不可能游离于社会生活之外,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家庭、学校、社会中。每天我们身边如流水般地发生着与自己有关或无关的事情,或大或小,或喜或忧,或美或丑,或感动或激愤,或平凡或伟大。其实这些都是储藏着的极为丰富的作文素材的宝藏。人们常说,生活中从来都不缺少美,而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我想: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成为学生的指导者,教会他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这既是作文教学的需要,又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责无旁贷的重任。
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的积累,无外乎是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得来的。家庭生活是基础,学校生活是重点,社会生活是方向,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该先从家庭生活入手,再过渡到学校生活,最后回归社会生活。
从家庭生活出发、从亲情感悟入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这对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生入校伊始,我就会向学生提出“进入中学后你发现家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你的父母为你做了哪些让你感动的事情”这类问题,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然后自由命题写篇作文。从这些作文中,可以了解到很多反映学生家庭生活的第一手材料,据此出发,然后对学生作进一步的引导,当然一定要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才行。例如,有一位学生写作文时,提到家中的“老烟枪好像熄火了”,说的是嗜烟如命的父亲不抽烟了。这件小事在作文中本是一带而过,这位学生对此也没有任何感觉。但是写者无心、读者有意,我敏锐地意识到“烟枪熄火”的背后可能有故事。于是我找来这位同学,问他知不知道家里的“老烟枪”为什么熄火了,这位同学把头摇得如拨浪鼓。我就让他自己先好好想一想,如果还是没有答案就回去问一问“老烟枪”。第二天这位学生来找我,一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一边细声细气地向我汇报了调查的结果。原来他从妈妈的口里了解到,“老烟枪”因为看了一篇介绍被动吸烟危害极大的文章,其中谈到被动吸烟对青少年智力发育有很大的影响,从此便不再在家里抽烟了。如果实在忍不住,“老烟枪”便会一个人躲到阳台上去过过“烟瘾”。从这位学生的谈话和神情中可以看出,他多少体验到了一种叫做“感动”的情愫。这种感觉的强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情感体验或许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于是,我让这位学生把他的这份感动写出来,然后指导其修改完善,并作为范文在班上推荐,鼓励其他学生也把类似的事例找出来,写出他们的感受。一般情况下,每次组织这种活动,为了鼓励学生,我经常会在各种场合表扬那些写得好的学生,有机会还会把他们的好作文送到校刊发表。此外,我还利用名为“语言堂”的班级宣传园地,张贴学生的优秀习作。
又如,一位同学的母亲在递给她水果刀的时候,总会拿住刀刃,把刀的把手一端留给孩子。有一次母亲缝纫时,她给母亲递剪刀,便仿效着母亲的做法,也用手握住了刀刃这端,把手柄那端递给母亲。我指导学生把这件事情写进作文,这位学生说她的母亲看了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家庭生活中许多熟视无睹的片段,都会散发出温情的光芒。这些生活片段在温暖、感化人心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作文的选材范围。
人心一旦体验过亲情就会变得“鲜活”,再用这颗心去感受同学情、师生情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生活比家庭生活的内容要丰富得多,接触的人和事更加纷杂,所以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时候,要求学生一定要拥有更敏锐的观察力。由于
引导学生感知学校生活与感知家庭生活的方法基本相同的,因此在引导学生感知学校生活的时候,就要因时因地制宜,学以致用。我会实际根据情况置布诸如“观察我的同学”、“身边的一件小事”这类的话题,要求学生们认真观察并不限题材地写成文字。然后我会从中找出一些典型的内容指导学生写成作文。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获得的回报往往是巨大的,我有时甚至会被这些看上去还很稚嫩的中学生的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所震惊。一位学生的文章里写了这样一件小事:教室饮水机前的过道很窄,如果有人在靠近外面的水龙头接水,后来的人要进到里面去接靠墙的那个水龙头的水就很不方便。夏天的一节体育课后,有位女生去接水,碰上另一位男生也在接水,她本来想站在旁边等一会儿,没想到那位细心男生却发现背后的她,便主动移到里面的水龙头去接水。尽管那里的空间太狭窄,他高大的身躯得倚靠在墙上,但他还是把方便的位置让了出来。还有一位学生又写了另一个故事:班上转来了一位新生,坐在第一排的位子。课代表发作业时,本来已经把一部分同学的作业本交给这位新生分发,可他突然想到这位同学是新来的,很多同学他可能还认不全,于是又把作业本拿回来自己去发了。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细心的班主任每天早上进教室;看见斜射进教室的一束阳光总是照在中间的一位女生的桌子上,
学校生活多姿多彩,经常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敏锐地抓住这些“突发事件”,要求学生之间展开讨论或者借题发挥阐明各自的观点,这种做法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可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掌握处理事情的正确方式、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素材。例如,同学之间因为小事情闹磨擦,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宽容”的话题。又如:有一节课上,两只小鸟飞进教室,惊慌飞窜中,其中一只小鸟不幸被旋转着的锋利的电扇叶片打断了翅膀。针对这一事件,我要求学生课后展开联想,认真思考。不久就有两位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这件事,但两位小作者思考的角度和切入点各不相同:一位同学写的是记叙文,她用细腻的文笔描述了小鸟受伤死去的过程,表达了同情哀伤之情;另一位同学写的则是散文,只是略写了事情的经过,更多的则是写自己由此感悟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发出了“人生不售回程票”的感慨。我抓住这个机会,将两篇作文打印出来让学生比较阅读,并让学生谈感受写评语。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对记叙文和散文这两种不同的文体有了感性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对同一件事情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启发学生要想写出好作文,既要善于联想,还要学会从多角度思考,这样才会有精彩纷呈的佳作涌现。
,作文教学中的“人情练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