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班主任之家阳光遍洒后进生的心灵

阳光遍洒后进生的心灵

11-07 15:07:28   浏览次数:724  栏目:班主任之家
标签:班主任之家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阳光遍洒后进生的心灵,

阳光遍洒后进生的心灵

    春风吹拂大地,大地把最深沉的绿意献给它;阳光照耀花朵,花朵把最美丽的笑脸献给它。老师的爱就是春风,可以唤醒孩子的心田;老师的爱也是阳光,可以照亮孩子的心灵。作为一名老师,你如果播撒了爱的芬芳,就一定会收获爱的甘甜。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可是,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常把后进生当成“坏学生”,说是“朽木不可雕”,“顽石不成材”,“爱的阳光”不再洒向他们,这严重地伤害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心。久而久之,他们渐渐在老师的冷眼中自暴自弃,在老师的教鞭下逐渐失去了主动学习的上进心,在老师的讥笑下失去了主动承担的责任心,从而彻底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心。也许,这一生他将与成功失之交臂。这难道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希望看到的结局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将是人性的悲哀,教育的失败!

当然,我们不会抛弃,不会放弃,那么对于“出风头”“做洋相”“讨人嫌”“搞恶作剧”的后进生怎么办?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后进生持续向前?这是摆在教师面前永恒而又亟待破解的课题。下面我就针对后进生转化工作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做法。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由于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考升学,自然是“鱼龙混杂”。初中教育早就从一般意义上的“毛孩子难教”,变为大面积的“后进生难管”、“出力不讨好”。在这种情况下,对大部分教师来说,爱“小天鹅”容易,爱“丑小鸭”困难。因而,当学生有某些过失的时候,就缺乏理智地进行惩罚,尤其是对那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常常采取罚站、罚写作业,撵出教室,剥夺其受教育的权利,甚至谩骂、殴打等侮辱人格的举动。这些做法使学生拒老师于千里之外。

升入初中后,生理精神各方面特点都显示,这些孩子的自尊心更强烈,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评和处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班里有个女同学,各科成绩都差,平时沉默寡言,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从对她几次谈话中了解到,她认为自己特别笨,智力不如人,老师、同学会看不起她,上课不敢接触老师的眼光,平时不愿与同学接近,学习上有困难也不问老师、同学。针对她的思想,我提出同她交朋友,对她讲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她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课常上有意对她投送亲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让她回答一些较容易的问题,答对了便进行表扬、鼓励,还安排课余时间耐心地帮她补习基础知识,经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势利导,使她感受到“老师关心帮助我,爱我”的温暖;从而恢复了自尊心,对老师从“戒心”变为“贴心”,从“疏远”变为“亲近”,学习成绩有了明显进步,人也变得开朗起来,在班里又听到了她和同学玩耍时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一点是,要做到真正尊重后进生的人格,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必须具备一颗宽容之心。宽容就是对学生的爱护、信任,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它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外显。宽容是无声的教育,它有时比惩罚更有力量。

英国当代著名解剖学家约翰.麦克劳德读小学的时候,特别淘气。有一天,他想亲眼看一看狗的内脏是怎么样的,便偷偷地将校长的宠物-----一只可爱的哈巴狗给杀了。校长知道后气得七窍生烟,他决定惩罚这个“无法无天”的学生。怎么罚?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他既没有批评这名学生,也没有开除他,而是罚他画一幅人体骨骼和人体血液循环图。约翰被校长的宽容精神深深打动,从那以后,发愤钻研解剖学,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医学巨匠。

试想,假如当年这位校长采取粗暴严厉的批评方式或者开除他的学籍,那么这个天才的解剖学家也许会因为错误的教育方式而被断送光明的前程。在赞叹这位校长的高明的教育方法的同时,我们也该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所作所为……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鼓励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信,称赞中成长的孩子学会欣赏,赞成

中成长的孩子学会自爱。也许只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慈祥的笑容,却可以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老师的鼓励如同炎炎烈日下的一眼清泉;饮之沁人心脾,老师的鼓励如同苍茫大漠中的一抹绿色,唤醒无限希冀;老师的鼓励如同冬末春初的拂面春风,安抚人情冷暖。 学生学习的进程是漫长而曲折的,他们的动力往往来自老师和家长的鼓励。

夏丏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的主题。教育中倾注了爱心,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用赏识唤回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用关爱呵护学生的心灵。

从十三到十六岁的初中学生,是处在少年向青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教师要擅长运用表扬与批评的语言艺术。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施教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多么好的想法啊,你真是个会想的孩子”; 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 “老师很佩服你的钻劲” ; 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其实你很善良”,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有这样一个同学,由于家长缺乏正确的管教,从小养成说谎和偷钱的坏行为,常常受到斥责和打骂,在班上也受到同学的讥笑、歧视而抬不起头,但她却曾主动为班级体打扫课室。抓住这个情况,我先对她进行耐心的谈话,既肯定她的优点,又指出存在的缺点;用《狼来了》的故事对她进行启发诱导,让她懂得小时要做一个诚实正直的孩子,长大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鼓励她勇于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争取做一个好孩子、好学生;再同家长统一要求,配合教育,还安排班里干部对她关心帮助。使这个同学既明白道理,又深深地感到老师、父母和同学对她真情善意地关心、爱护,从此痛改前非,改正了不良行为,在班上更加热情地为集体做好事,期末被评为班里“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分子,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走上了进步的道路。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阳光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培养他们做社会有用的人才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

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首当其冲应该端正他们不良的学习态度。所谓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比较稳定的具有选择性的反应倾向,是在学习活动中可得的一种内部状态,这是学习的开端。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话确实不错。一个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就是说他对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其他分心的事情时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和目标。由此可见,良好的学习态度是多么重要。因此,要想转化差生就必须纠正其不良的学习态度,要及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具体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活动去改变原有的态度。

[1] [2]  下一页

,阳光遍洒后进生的心灵
《阳光遍洒后进生的心灵》相关文章

tag: , 班主任之家,班主任之家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班主任之家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