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日期
课 时
3课时
序号
NO91-
教材内容
作文六:给材料作文的写作
学习
目标
1、知识目标:根据自己对材料的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进行作文。
2、能力目标:考察学生的阅读理解与写作整合的能力
3、情感目标: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重 点
培养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完成给材料作文的写作
难 点
1、读懂材料,全面把握2.主题与材料必须“保持一致” 3.立意求准,力求新颖 4.使用材料,恰当巧妙
学 习 内 容
学法教法
第一课时预 习
一、 参考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二、写作要求: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3、文中不要出现人名、校名。 4、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三、学生写作。 1、搜集资料 2、酝酿写作
四、范文引路 范文一 常州满分作文:学会索取
在接受与付出、索取与给予之间,有这样一个定理:给予总比索取快乐,付出总比接受幸福。在此,我却想谈一谈学会索取的问题。首先声明,本人不是动摇民心,更不是妖言惑众,只是抒发一下自己的真实感情。
我说学会索取,是要家长在子女身上学会索取。索取什么?用您的付出,索取孩子的体贴懂事;用您的培育,索取孩子的刻苦努力;用您的谆谆教导,索取孩子的光明磊落;用您的含辛茹苦,索取孩子的一片孝心……古人云"可怜天下父母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虽然,索取不是目的,却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和压力。否则,您一味地付出,换回的却有可能是孩子的嫌弃。
我说学会索取,是要农民在劳动过后学会索取。索取什么?用你的播种,索取豆子的发芽;用你的施肥,索取果树的开花;用你的辛勤,索取稻子的成熟;用你的汗水,索取一个大丰收。你勤劳地付出了,就不能使辛苦功亏一篑,你要学会向你的作物,索取成果与回报。否则,施肥洒药、洒药施肥后的一无所获,会让你对生活失去信心。
我说学会索取,是要国家在干部们身上学会索取。索取什么?用您的正确方针,索取他们的吃苦上进;用您的公正无私,索取他们的秉公守法;用您的信任,索取他们的为国奉献。国家需要的是坚强的战士,而不是吃"皇粮"、图私利的庸官甚至贪官。国家、人民要向他们索取成绩、贡献、实绩,这样才会有一个灿烂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付出的基础上学会索取,在劳动的基础上取得收藏,于己于人,都有
帮助。此乃本人见解,如有异议,请多多包涵!
范文二 奉献与索取
我从小到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父母营造的温馨家庭里,一点一滴地接受他们对我的爱,我也渐渐地体会到这种无私的爱其实就是他们对我无私的奉献。
奉献是什么?可能就是给予吧,因为把爱、财富、知识、贡献无私地、毫不保留地拿出来奉献人类、社会、国家,造福于民,用之于民。父母为孩子奉献真诚的爱心,社会各界人士向贫困灾区捐献财物也是一种奉献精神;科学家、发明家、教师和各个行业人士奉献出他们的知识和力量,英雄们甚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贡献了自己的可贵的生命,等等这些都是一种奉献精神。
是吧,要是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间将变成美好的明天;优美的歌声便我们陷入了深思。每个人都奉献出一点爱心,世界都将是多么的美好。人类实际谅是生活在奉献与索取之中,然而,要想为社会、国家、人类作出奉献就必须向社会索取知识和能量。
其实,我们索取知识的方式有很多,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可以到大自然中去探索、发现,书海中去寻求、吸取,人海中去理解、领悟,求知中去摸索、思考,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量,才能为人类作出贡献。
爱因斯坦、爱迪生等都是科学家、发明家,他们的一生都在科学的领域中奉献自己的才智,但也同时向科学中探索来获取知识和能量,直到生命终止。
而我们青少年儿童所要做的也就是去认真地学习、不断地去探索来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也为父母、国家和社会作出更大的奉献。
范文三 让奉献之树常青
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有人认为奉献是为了更多地索取。寓言中猪抱怨的目的也正是为了获得人对它的赞扬。恰恰相反,奉献的本质在于它的无私性。现在有许多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老战士,他们从不张扬自己辉煌的功绩,不向国家伸手搞特殊。他们这种无私的精神,同样是奉献。这种奉献更深沉,更伟大。
奉献是积极主动的。个人的奉献在于主观愿望的伟大体现。猪在生存之时,一味地索取;而牛在生前是积极地劳作奉献,死后实现同猪一样的贡献。因此,它得到人们更多的称赞,同时也将它喻为勤劳、善良、仁慈的化身。此时,它的贡献已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奉献,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奉献。
现在大批的作家、文艺工作者、思想家,他们也在奉献着自己的思维,奉献着自己的精神力量。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更需要提倡精神文明。这正是精神文明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由此可见,精神力量的奉献不可忽视。
我们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范文三
第二课时展示 每组读一篇作文,集体修改。
第三课时 写 作:学生修改作文。完成大作文写作,工整规范书写。
教
学
反
思
tag: 作文 , 同步作文,同步作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