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高效课堂学案——《“鲶鱼效应”作文》
设计人:骞春江 日期:
学习目标:1、学会把握话题作文的话题中心,从而在写作时紧扣话题。
2、掌握通过质疑寻找立意的方法。
3、复习巩固道理论证与事例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学习重点:在探索中掌握寻找立意的方法。
学习难点:把握话题作文的话题中心。
学习方法:讨论、联想、归纳、总结。
学习过程:
一、 审题
【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材料,选择恰当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主旨明确,不少于800字。
在挪威的一个渔港,出海渔船返回时,渔民们捕获的大部分沙丁鱼等不到卖掉就奄奄一息了,他们只好忍痛以低价处理掉。但一位叫汉斯的渔民的鱼却个个活蹦乱跳,人们竞相高价去买,原因何在?原来汉斯捕到鱼后,就故意把一条窜来窜去的鲶鱼放进鱼槽,其它的鱼感到恐慌不安,四处游动,因而保全了性命。
【写作立意】:
1、
2、
3、
4、
【审题技巧】:
话题作文题目当中所给的事例材料是某一种道理在具体事例中的体现,而作文的立意正应该是这个内在的道理。我们不妨把事例叫做“现象”,把内在的道理叫做“本质”。那么,审立意的过程就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过程。
那么,如何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呢?--------质疑!
【方法应用】:寻找本话题立意
(1) 沙丁鱼a----“奄奄一息”
为什么:
(2) 沙丁鱼b----“保全了性命”
为什么:①因为有了鲶鱼-------- (立意)
②鲶鱼的到来为什么使沙丁鱼“保全了性命”--- (立意)
③使鲶鱼存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立意)
【拓展应用】:阅读下面的材料,确定写作立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
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
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
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这个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呢?请以“窗外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
二、 选材
危机意识的重要性用中国的古话来说就是:“居安思危”,还有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证明这个道理的事例:
①
②
③
,“鲶鱼效应”话题作文学案tag: 话题作文 , 同步作文,同步作文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同步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