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713  栏目:高中语文必修四
标签:高中语文必修四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
 

一、检查第二段背诵及课后练习三
 

二、简析第三段
 

1.请同学默读课文,然后提出思考问题,请同学从文中找出孔子治国安邦的原则。
 

教师点拨: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要达到“无贫”、“无寡”、“无倾”的地步,、只有采取“均”“安”“和”的治国原则,“修文德”则是实现这一原则的具体措施,这充分体现了孔子实行仁政、实行礼治、加强教化、以德服人的政治主张。
 

    2.从孔子的政治主张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季氏“谋动干戈于邦内”非常不满,请同学思考,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教师点拨: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只是漂亮的托辞,季氏之“忧”在于惧怕于鲁君抗衡失利。故孔子言“在萧墙之内也”。
 

    3.再朗读第三段,根据以下思路,试作背诵。
 

    冉有为季氏辩护→孔子提出安邦原则→冉有季路有背原则→孔子指出季氏之忧
 

    三、阅读比较《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与《季氏将伐颛臾》
 

    提出思考问题:孔子教育弟子的态度有不同,为什么
?     

组织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教学小结:可以从孔子对学生的称呼和说话时采用的语气两方面加以比较。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冉有、季路违反了他的政治原则,因此孔子激昂、慷慨地批评了他们,《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写出了孔子对学说认真执著、对弟子爱深言切的一面,而《侍坐》写出了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一面。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文重点字词句。
 

  2.认真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背诵:全文
 

3.完成课后练习二。


上一页  [1] [2] 

,《季氏将伐颛臾》教案10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