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11-07 15:17:53   浏览次数:511  栏目: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二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

陇集中学初三年级  李成杰

一、试译《晏子使楚》并完成下列各题。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王曰,何坐?                 ②吏二缚一人诣王                    

③其实味不同                 ④寡人反取病焉                。

2、写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4分)

①缚者曷为者也?                ②圣人非所与熙也                。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原因是:               

(用文中的话回答)。

4、根据本文看出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二、阅读下列古文,完成下列各题。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百姓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君不恤民,日夜饮酒,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婴之罪大矣。”

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

注:任器:装粮食的器具 。敝撤无走:步履艰难无法行走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三请,不见许                 ②晏子闻之                   

③徒行见公曰               ④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                。

   2、试译下列句子:

①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               

②君不恤民,日夜饮酒,使民饥饿穷约而无告,婴之罪大矣。            

                                           

  3、根据上文看出晏子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试译上文。

附:译文:

齐景公时,连续下雨十七天。齐景公却夜以继日地饮酒。晏子请求给灾民发放粮食,多次请求,都没有得到齐景公的允许。齐景公命令柏遽巡视全国,招纳善于歌舞的人。晏子听到此事后,很不高兴,于是把家里的粮食分给灾民,把装粮食的器具放在路边,自己步行去见齐景公说:“连续下了十七天的雨,百姓寒冷时不能得到短衣御寒,饥饿时不能得到糟糠充饥,步履艰难无法行走,四处张望无处诉说。君王不怜悯百姓,日夜饮酒,让百姓饥饿穷困却无处诉说,我(晏婴)的罪过实在是太大。


,《晏子使楚》复习学案2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