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课堂实录
吉林省实验中学 侯雪
导语:同学们,在讲课之前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文学大师的生平这对于我们理解所学课文非常必要,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仔细地听
他出生在俄国的土地上,他的家族有暄赫的历史,父亲有世袭的爵位,母亲是公爵的独生女儿,所以他是个天生的贵族
但他的一生并不因他的贵族身份而骄傲,反而受此困扰并无比痛苦他的信仰注定了他的痛苦他渴望改革俄国的[系统屏蔽]制度,他想把自己的私人财产分给农民,然后像一个普通人那样去生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生活的风雅和排场,像一个农民一样亲自参加劳动他的信仰和行为直接导致了妻子的不解,最终爆发了家庭危机,夫妇分家,因此他有了一段不幸的婚姻分家后他把自己现有的著作权和稿费无条件转让或捐出,自己几乎身无分文
他的家曾经是革命者的避难所,是难民的收容所,是改革家的聚会所,也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家庭的幸福,更遭到了几乎整个贵族阶级的排斥,因为他的特立独行是对贵族阶层和统治阶级的反叛和宣战,因此他差点被流放,幸亏是民众的舆论阻止了政府荒唐的行为,然而他最终没有逃脱被开除教籍的命运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
他是一个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列宁曾经评价他“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师:同学们知道老师说的是谁了么?
生:(摇头)不知道
师:那老师接着介绍
对资产阶级虚伪腐化的认识和批判,对自身信仰的追寻和探索,使得他痛苦,矛盾,孤独,曾经两次离家出走,一次半路返回,另一次却让他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生命的最后一个黎明他看到的不是家乡的风景,而是躺在异乡一个小火车站站长家的小床上,看着窗外那将亮未亮的天空他生命的最后遗言不是说给妻子儿女的,是说给这个世界的,他说:“我爱真理”他的一生,就是在焦虑与不安、对真理紧张不断地求索和勤奋创作中度过的
82岁,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留给我们的是90卷的文集,驰骋俄国文坛六十年的记忆,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不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他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美国文学评论家哈洛称他是“从文艺复兴以来唯一能挑战荷马,但丁与莎士比亚的伟大作家”列宁也认为“他的艺术标志着全人类的艺术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他生前放弃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和生活方式,他死后更是安静而朴素,在他家乡的森林中无声的长眠,坟前没有墓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墓志铭
奥地利传记作家茨威格说“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保护他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
(介绍过程多媒体显示介绍中提到的相关书籍图片)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应该知道老师介绍的是谁了吧
生:(还是摇头)不知道
师:(笑一笑)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所显示的图片是“世间最美的坟墓”文字以及插图,并且有列夫·托尔斯泰名字)
生:列夫·托尔斯泰
第一部分:生默读课文前5段,重点:1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的品析和运用2内容上突出托尔斯泰相貌之平庸 、鄙俗
师:托尔斯泰是个贵族,是个社会活动家,是个世界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那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长得什么样子呢?你能把他的外貌给老师描述一下好吗?
生:很潇洒,应该很整洁,衣服很漂亮不会有外国人那种乱七八糟的大胡子,发型应该不错(生笑)
生:经常参加上流社会的聚会,会把自己打扮得很绅士,然后每天去参加酒会什么的,他有自己大大的庄园,会和其他人一起玩乐,做上流社会的人做得事情,也许会有自己的跑车之类的流行东西(生笑)
师:你是设想了托尔斯泰的生活方式,刚才老师是想听到你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述
生:长得一定很漂亮,有风度,穿着得体大方,是个非常招人喜欢的人
师:我们想象中的托尔斯泰有共性,潇洒高贵,是个绅士,有贵族的生活方式,甚至还有跑车(生笑)那么真实的托尔斯泰到底样貌如何已经无缘得见,我们只能通过茨威格的文字描绘去求证我们的想法了
这篇传记文学的节选前5段就是对托尔斯泰肖像的勾勒,请同学们自读这部分课文,看看茨威格笔下的托尔斯泰长什么样?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生:默读课文
师:得到同学们的示意课文已经读完了,怎么样?茨威格描写的托尔斯泰的相貌和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吗?老师采访一下刚才发言的两位同学
生:不一样,很普通的一个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漂亮潇洒
师:记得你刚才说托尔斯泰想象中应该没有大胡子,托尔斯泰留胡子了吗?
生:留了而且写了是乱蓬蓬的大胡子,很不整洁
师:文中如何描写他的大胡子的?
生:“滔滔白浪般卷起的大胡子”胡子很多,卷起来了,不太整洁
生:和我的猜测也不一样,他长的不怎么样,就是到老年的时候才有一点善良的感觉,才变得慈祥了
师:你强调到了老年时候才有些慈祥,是不是有潜台词,那么托尔斯泰在年轻时候,中年时候看上去长相如何?
生:很丑陋
师:好,这是托尔斯泰给我们的新印象其实我们能有这个新印象,是因为茨威格并没有回避这一点,他没有美化托翁的相貌,反而他还评述了一下,托尔斯泰的形貌通常情况下留给人的都是什么样的印象呢,文中有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找出来?
生: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粗鄙
师:这里茨威格用了四个词语来形容托尔斯泰的肖像,我们再来读一下
生:齐读
师:这几个词语用来评价一个人的相貌,在语体色彩上,同学们看是褒义还是贬义?
生:贬义
师:哪一个词贬义色彩最浓?
生:粗鄙
师:你能解释这个词的意思吗?
生:就是粗俗不堪,有些令人讨厌
师: 这样一个词,单纯就是指一个人的相貌吗?还可以描述人的哪方面?
生:还能看出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也不怎么样
师:能随便用这个词语来说任何一个人吗?
生:不能
师:我们看这个词(板书:粗鄙)形容一个人的言语举止等及其粗俗鄙陋,就是一个普通人也不能随便这样评价人家的,那么怎么能来形容一个大文豪呢?是不是不太恰当呢?而且茨威格还似乎想把人们对托尔斯泰的不良印象无限度地加深,他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比如说他提到了另外一个俄国人?
生:陀斯妥耶夫斯基
师:对,目的是什么?
生:对比,体现托尔斯泰长得丑
师:还有类似能起到相同效果的描写吗?
生:有,还写了见托尔斯泰的人没见之前和见到后的心理落差,以此来表现托尔斯泰相貌实在丑陋,估计这些人和我们刚才的想法都一样,结果一看大跌眼镜(生笑)
师:这是什么描写方法呢?
生:侧面描写
师:除此之外还运用了许多整齐的句式,还有大量的否定句而且在如何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上也做足了文章,许多处用了修辞方法
生:比喻
师:请找出句子来
师生活动:找出了书上第一段的比喻夸张的句子每找到一处学生自觉简单分析好在哪里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不仅用了比喻还有夸张
师: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句子还说出了这些句子表达效果的精彩之处老师发现同学们找的都是第一段,第一段也的确是句句用修辞,老师建议我们来齐读这段课文,感受茨威格的语言魅力
生:齐读课文第一段
师:其他段落中还有运用了比喻夸张修辞方法的句子吗?
生:找出句子
师:哪一句留给你的印象最深?
师生活动:简析两个句子“长髯覆盖了脸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
重点品读了“皱似树皮”“森林般”
师:我们看用了修辞和不用修辞在表达的效果上是明显不同的如把“皱似树皮”去掉,便成了“遮住了黝黑脸膛”则没有原句子形象生动了可见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很值得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运用老师的电脑里有三张名人的照片,我们不妨现在就做一下这方面的练习好不好?
,《列夫·托尔斯泰》课堂实录2tag: 课堂 托尔斯泰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