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作简评]小作者抓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顽强的意志展开丰富的联想,由物及人,自然地联想到默默无闻、辛勤工作的园丁以及科学家、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抒发了真挚的情怀。而且小作者善于运用联想,开篇引用歌词巧妙地将小草与花、树反向对比联想;文末再次把小草与青松、垂柳、桃李、芝兰反向对比联想,突出小草的生命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佳作展示]2
泥土赞
走在幽美的山间小道上,欣赏着路边挺拔的树木,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庄稼,小野花伸开五彩的花瓣尽情的舒展,忘情而又羞涩。这时,也许你被这一切深深地迷住了,但是,你可曾记起你脚下丑陋的不起眼的泥土?如果你爱自然中的一切,那你更有理由去爱泥土。
泥土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总是无私地孕育着万物,万物的根都在泥土中。春日里的泥土,显得更加不起眼,在姹紫嫣红、争奇斗艳的花丛中,人们哪里还有心思去欣赏脚下这泥土?可是,人们忘了,忘了这春天虽然需要花朵来装扮,但是,没有了泥土,花儿将在何处开?树儿将在何处栽?我们美丽的春天,哪里才能寻找到她?
我们无从知道。
泥土这丑陋的身躯下,隐藏的是善良圣洁的灵魂。
泥土从不抱怨花儿使它显得不起眼,不报怨树儿将它衬托的更加低俗,更不会报怨小草遮住了人们看到泥土的视野,它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世界上最芬香的便是雨后那阵阵湿润的泥土的芬香,那香气,没有桂花的浓郁,没有腊梅花的醉人,没有百合的清新,有的只是朴实的香,纯洁的香,淡淡的香,令人无限回味的香,这香泌透心脾,使你感到踏实、沉稳,更使你的灵魂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心情感到愉悦,精神感到振奋。
这使我想到了具有泥土精神的老师。
他们是园丁,哺育着祖国的花朵,无怨无悔,把自己的青春留在讲台上、黑板上,但他们从不索取什么;深夜里,他们批改着作业,那么认真,那么专心,就这样,一年一年又一年,他们送走了无数的国家栋梁;他们还是默默无闻的工作着,一年一年又一年。当学生们记起老师那已模糊的脸庞时,心头不禁一振,立刻有了一种冲动——再去看看自己的老师。当他们发现老师老了,才体会到老师的爱……
我爱泥土,爱泥土的灵魂,泥土的精神,泥土的香气,更爱像泥土般的老师。
泥土,奉献中包蕴着平凡,平凡中诠释着伟大
[佳作简评]小作者通过描绘泥土的生活环境和内在品质,表现了泥土的平凡与伟大,自然地联想具有类似精神的教师。同时小作者善于运用过渡句,如:用“泥土这丑陋的身躯下,隐藏的是善良圣洁的灵魂。”一句由外而内地具体描绘泥土的形象;写“ 这使我想到了具有泥土精神的老师。”一句由物及人,联想到默默奉献的教师。
四【升格示例】
[原文呈现] 樟树赞
樟树是一种平凡的树!
当你踏进党校大门,映入你眼帘的就是一棵树,一棵樟树,不,是一把伞,一把巧夺天工的伞。不信,你再瞧瞧。
树的根部很粗,但并不直。从地面算起不到六十公分就活鲜鲜地分成二枝,颇像一对恋人,脚靠脚的并着;身子却羞于太近,故各自微微地弯着腰。而头躲在“伞”下使人见不着一丝容颜,不知是在耳鬓厮磨呢还是在作“天长地久有时尽,厮守绵绵无绝期”的承诺。它的分枝,横斜逸出,像美人的臂膊交缠着。叶子更不用说,重重叠叠的挤在一起,像一把绿色的伞,衫托出校园无限的生机。若一阵风吹过,那上下错落着的树叶发出沙沙作响的碰撞声或急或缓,像在尽情地释放自己永不凋零的活力,不知引发了多少学子们的文思。夏天,你往树下一站,浑身顿觉凉气飕飕,署热霎时荡然无存;尤其是有闲情逸致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靠近它,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
这就是我朝夕相见的樟树。若要论起它的品质与气质,就使人想到辛勤耕耘在三尺讲台的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这一教师们所追求的崇高目标与“活着”为人遮阴,“死后”清香四溢的樟树在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樟树有跟红梅一样傲霜斗雪的骨气,有与苍松一样四季常青的本色,这跟无私无畏的教师们也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像伞一样为人遮阴纳凉还是像恋人一样执着厮守,都是一种奉献,一种情怀。
寒来暑往,狂风吹不倒,冰冻不弯腰。它只知付出,不计回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把根深深地扎进泥土,把执着埋臧在心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为的就是合力春风,染绿大地。这也正是人民教师所追寻的伟大情怀。
我赞美樟树,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自甘淡泊、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尤其象征了当今时代“枝枝叶叶”紧抱一团的民族团结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樟树是一种平凡的树,但伟大正出此于平凡!
[升格指导]
该文作者能够抓住樟树的外在形象进行具体描绘,而且能够由物及人地展开联想,联想到自甘淡泊、默默奉献的人民教师,尤其象征了当今时代的民族团结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作者既运用了相似联想,又运用了相对联想。不过,在写作中由眼前的事物转入联想时,往往需要有适当的过渡,本文转入联想时有些突兀。同时,联想一定要紧扣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联想出的内容写不写,写到什么程度,都要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
[
[1] [2] 下一页
tag: 教学 联想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初二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二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