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洲实验小学2006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贯彻落实省、市、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办一流教育,出一流质量”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教,深入实施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创新机制,加强管理,求真务实开展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主要工作成绩。
1、招收新生194人,完成计划的129%,责任范围内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
2、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95%。
3、学生毕业率达100%,优秀率达67%。
4、学生实验开出率95%以上,考核合格率达90%。
5、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
6、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88%,本科学历达19%。
7、校本教研成效显著,今年教师撰写的论文有7篇获国家级奖励、9篇获省奖、5篇获市奖、34篇获县奖;承担县示范课6堂,6人在县市省级说课、比武中获奖。学校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单位”,“湖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南省优秀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
8、学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在县“双百督查”和市局调研中得到肯定。学生参加城区乒乓球赛获男团冠军,学生合唱团参加益阳市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获得特等奖。
9、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具有14件获县级以上奖励,学生电子作品有3件获市级奖励。
10、师生食堂及小商店服务意识不断增强,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11、新建音乐室和多媒体电脑室各一间,升级卫星接收和多媒体设备各一套。
二、学校工作特色。
(一) 领导班子开拓进取,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
根据当代教育要求和县局工作重点,结合学校实际,我校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先进办学理念,制定了“一二三四”工程的具体办学目标,即突出一个中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狠抓两个重点:狠抓常规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狠抓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三大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基本设施建设;达到四个一流:一流的办学水平,一流的育人环境,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
在先进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行政人员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勤于学习,转变工作作风,深入教学一线,创新工作方法,并努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工投身教改实践,形成了勤奋务实,开拓进取,创新高效的工作机制。班子成员平均听课20节,多的达40多节,除总务主任外,其余均兼课。本年度,有曹德锋被评为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个人,孟琳被评为省优秀家庭教育工作者,汤万福被评为市学生电脑制作优秀辅导员。
(二)严格执行教育法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学校能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依法治校的要求建立责任制,把开齐上足课程计划内的每一堂课,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措施来抓,以保证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学校严格执行收费政策,收费行为规范,使用合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习困难生实行跟踪辅导,对经济困难生进行资助。同时学校狠抓安全教育,实现了安全0事故。学校实行“制度化约束、民主化管理、人性化关怀”的管理模式,今年下期,我校对学校原有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审视和修订,编印了新的《学校管理制度汇编》,修改了30项制度,共计110页,涵盖了学校行政、教育教学、总务后勤、教师和学生各个层面,学校管理机制得到不断完善,各项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三)加强教师岗位培训,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一年来,学校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
1、加强学习,培养高尚师德。一年中,我们组织教师学习《魏书生报告》、《八荣八耻》、新《义务教育法》和《教育行风建设若干规定》等,并撰写心得体会。要求教师不断吐故纳新,更新教育观念,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统帅自己的教学行为,落实于具体的课堂教学之中。目前学校教师主流意识好,师德水平高,老师间互相帮助,团结奋进,教书育人,受到学生及其家长的好评。通过学生和家长问卷调查了解,普遍反映老师工作认真,没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
2、坚持不懈,锤炼教学基本功。学校在教师中深入开展“话(普通话)、字(三笔字)、件(课件)”学练比武活动,努力提高教师教学基本功。下半年,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教师三笔字、普通话的培训和竞赛活动,全体教师在校园的所有场所使用普通话,即将迎接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评估。
3、加强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倡导教师走“享受工作、追求科研、塑造风格”的专业发展之路,努力为教师提供业务进修和施展才华的机会,让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今年学校共选派十多名一线教师赴外地听课学习,费用上万元,同时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在教师中形成了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许多年青教师逐步成熟,如刘志勇今年被评为“市教学标兵”、刘恒宜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形成了一个既充满活力又极具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教师群体。
(四)打造学校特色品牌,特色立校成效明显。
1、注重养成教育,德育特色彰显活力。
近年来,我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心是抓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素养。号召师生“让文明语言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彻底告别不文明的陋习”,要求学生做到“一说、二用、三爱、四讲、五不”(一说:说普通话;二用:用文明语、用规范字;三爱:爱校、爱家、爱国;四讲:校园卫生讲整洁,言行举止讲文明,待人接物讲礼貌,用电用水讲节约;五不:纸屑果皮不乱丢,墙壁桌椅不乱画,课间休息不打闹,早餐午休不喧哗,上下楼梯不拥挤)。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诚信火炬传递、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月、诵读名著学做名人、军营生活体验、告别不良行为争做文明小市民等活动,学生的文明程度得到高一级学校的一致好评。同时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今年被评为“省示范家长学校”。
2、推进课程改革,特色教研好戏连台。
一年来,学校以“新课改”为重点,狠抓了学校课题实验,成为了全县的实验基地。
一是抓实校本教研。教务处针对课改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举办专题讲座,撰写教学反思,开展专题研究。如今年上半年,学校广泛征集课改中的热点话题和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师论坛”活动,教师参与踊跃,各抒己见,探索出了一条校本教研的新路子;我校研究的《学生成长册》正在编印,本期将在全城区推广使用。通过以上活动,教师理论水平提高很快,一年中老师撰写的论文有7篇获国家级奖励、9篇获省奖、5篇获市奖、34篇获县奖。其中,孟琳的《红领巾真好》教学设计在《小学教学设计》上发表,栾健、谭海峰等老师的论文获国家级奖励。
二是作好示范引路。配合县教研室,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由校本教研室牵头,组织了毕业复习设计、新课程观摩和比武等三次面向全县的大型教学活动,作好了全县新课改的示范引路工作。学校还将所有县市级示范课、比武课的设计指导全部下放到教研组,各教研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今年,有刘利文、江丽云、李慧等6位教师承担县示范课,还有6人在县市省级说课、比武中获奖,其中夏克君、陈佳获湖南省第二届教书育人风采赛一等奖,余丽辉获县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施丽娟等人获得县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是开展课题研究。今天5月,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重点资助课题《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整合研究》之子课题《多媒体技术与小学学科课程整合》被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评为合格子课题,并被授予“湖南省‘十五’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称号。目前承担的由省教课院下达的“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课题研究任务也进展顺利。今年,学校申报的省级“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