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化学终将走向社会的正确观念。
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1、乳化和溶解的区别
2、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课 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高锰酸钾、食盐四种溶液
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么漂亮,你想到了什么?其实,我们看到的液体都是溶液。
2、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一]
思考:如何从微观上理解这一现象?
小结: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并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里运动扩散,也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去了。
思考:我们刚才得到的液体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每种液体各部分一样吗?
放置了这么长时间,你有没有看到哪种液体析出沉?
一、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提问:水具有什么作用?
回答:分散其他物质的作用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练习:在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讨论:当衣服上沾上油渍时,用水很难冼去?怎么办?
[活动与探究二]:
解决问题:衣服上的油渍用什么洗去?为什么?
回答:汽油。因为油在水中溶解能力小,在汽油中溶解能力强。
[活动与探究三]
小结:液体与液体可以互溶,当液体与液体互溶时,我们把量多的叫溶剂,量少的叫溶质。
液-液互溶 量多-溶剂 量少-溶质
通常:水是溶剂
想想:大家能否举出溶质是气体的例子? 汽水
小结:溶质可分为:固体、液体、气体
思考:请你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并谈谈溶液的用途?
讲解:溶液的用途 见课本第27页
总结:略
作业:新学案
教后:
第二课时
1、复习练习: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加以改正
1、凡是均一、透明、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2、溶液是均一、透明、无色的混合物。
3、溶质必须是固体。
4、只有水才能做溶剂
5、98%的硫酸溶液中水做溶质,硫酸做溶剂。
6、食盐水和蔗糖水混合后仍为溶液
7、所有的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8、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
2、情景引入:
把油放入水中会不会形成溶液?
3、讲授新课:
[活动与探究四]
思考:这样的液体稳定吗? 不稳定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原因:洗涤剂有乳化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为大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些试管的内壁很干净。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活动与探究五] 硝酸铵溶于水
现象:玻璃片与烧杯固定在一起
原因:硝酸铵溶解时使溶液温度降低,玻璃片上的水层遇冷结冰,将玻璃片与烧杯冻在一起。
[活动与探究六]
思考:同样是溶解过程,为什么有的吸收热量,有的放出热量?
溶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的实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在水的作用之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被拆开,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结合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
结论: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 使溶液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有的溶质溶解时,扩散过程吸收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此溶解过程向环境放出热量;反之则溶液的温度降低,此溶解过程从环境吸收热量。
思考:如果没有温度计,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来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可供选择的用品有:
烧杯、玻璃棒、广口瓶、单孔塞、玻璃导管、橡皮管、U型管、玻璃片,NaCl、 NH4NO3、NaOH
总结: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