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实话实说话流行》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1.面对同一个事物,思考我们的认识同小时候的差异,体察生活阅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2.归纳自己同长辈在生活情趣、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比较自己与他人、团体或媒体对某一问题意见的差异,尝试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流行”的含义,能列举不同时期流行的事物,能正确表达对待流行文化的态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针对特定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对两组不同的事物进行连线类比,提高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新生事物勃然的生命力,并养成包容、多元的文化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流行文化的概念,其同传统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2.难点:我们应以何种态度来面对流行文化。
3.教材分析:可以结合流行音乐和服饰等,有较强的趣味性。
4.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对流行文化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以包容和宽容的心态来面对流行文化”对他们来说一般不构成问题。教学的侧重点是引导学生客观看待流行文化,能认识到其仅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因为喜好流行文化而排斥其他文化表现形式。
四、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音频《我是一只小小鸟》、“美食和音乐”连线题。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构思]以年级范围内的“民意调查”结果导入新课。
[原因]①用学生比较熟悉和有亲切感的素材开始讲授,容易吸引其注意力,引起对本课内容的兴趣。②“民意调查”的结果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素材。
调查问卷:“你的音乐态度”:
你最喜欢哪种
类型的歌曲?
A
流行歌曲
B
民歌
C
摇滚
D
高雅音乐
E
主旋律歌曲
F
京剧
你最喜欢哪个国家
(地区)的歌曲?
A
香港
B
大陆
C
台湾
D
日韩
E
欧美
你最喜欢哪个
歌手的歌曲?
(只能写一个)
教师展示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一般而言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流行歌曲”,教师即可以此导入问题,“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流行音乐?”如果调查结果是大多数学生不喜欢流行音乐,教师也可以轻松地提示学生:虽然我们年级的同学大多数喜欢的是其他音乐,但你们的同龄人大多喜欢流行音乐。然后导入新课。
2.师生互动
第一部分:你认为什么是流行文化?
[构思]
www.lexue88.com
(一)向学生推荐《维基百科》中关于流行文化的定义:指在当代社会中最为盛行的文化。流行文化的内容主要由传播文化制品的产业或大众传媒来塑造并传播,例如电影、电视、出版社等媒体。流行文化实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
(二)让学生列举三个不同时期的流行文化(注意提醒学生不要局限于流行音乐):
教师也要准备好几个案例,在学生列举之后向学生展示。
①旗袍:满族的民族服饰,在清末民初逐渐流行,现在成为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之一。
②绿军装:原本是解放军的服装,但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里,军绿色成为中国大陆的流行色,绿军装一夜之间成为年轻人最时尚的服装。
③街舞:原本流行于黑非洲土著居民中的舞蹈,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靡全美国,现在更横渡大洋来到中国,在中国年轻人中广为流行。
(三)根据以上素材,师生共同探讨“流行文化的发展轨迹”。
幻灯展示“流行文化的发展轨迹”
第二部分:从流行歌曲看流行文化
(一)明确“流行歌曲”的概念和范围。
[构思]展示《维基百科》中关于流行歌曲的定义:所谓流行歌曲,是指那些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为受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或流传后世的歌曲。这些歌曲往往植根于大众生活的之中,草根气息浓厚,因此,又有“大众音乐”之称。
(二)介绍一些著名的流行音乐歌手(幻灯展示,学生报出姓名):邓丽君、张学友、毛阿敏、罗大佑、韩红、周杰伦。
(三)介绍一本书──《怎样鉴别黄色歌曲?》通过这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这本书,了解流行音乐刚刚登陆大陆时,社会上一部分人士对其的偏见和敌视。
(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应当以宽容而积极的态度来对待新生事物。)
(四)音乐欣赏:赵传《我是一只小小鸟》
老师最好能用幻灯将这首歌的歌词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音乐中细细品位歌词的含义。
[讨论]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这首歌曲体现了草根阶层对平等和尊严的追求,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
幻灯介绍赵传和李宗盛等:以李宗盛、赵传等为代表的早期港台流行音乐创作和演唱者大多有过一段困顿和落魄的生活经历。他们的作品往往闪现出对社会不公的鞭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贴近生活实际,自然真实,因而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第三部分:流行文化之我见
[构思]教师提供四个观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发表意见。
观点一:流行文化都是浅薄的。
观点二:流行文化都是不持久的。
观点三:流行文化必将取代传统文化。
观点四:我们只需要流行文化。
学生在对这四种观点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教师进行引导和归纳,摈弃一味排斥和完全认同两种极端倾向,共同形成我们对流行文化的认识。
①流行文化中包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养分。
②流行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将为社会大众所尊重,最终成为经典文化的组成部分。
③流行文化和现有的传统经典文化并无实质冲突,他们之间互为有益补充。
④青少年要多元地吸收了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不能失之偏颇。
第四部分:“门当户对──音乐和美食”
[构思]教师先提供几张图片,并给出图片所反映的相应音乐类型。
①流行歌曲 ②京剧 ③主旋律歌曲 ④民歌 ⑤交响乐 ⑥外国歌曲
然后提供另外几张图片,并给出图片所反映出的相应饮食类型。
①老火靓汤 ②食堂 ③西餐 ④嘉旺快餐 ⑤狗不理包子 ⑥麦当劳
请学生分组讨论,将以上两组名词一一对应起来,并说明原因。
①流行歌曲 ①老火靓汤
②京剧 ②食堂
③主旋律歌曲 ③西餐
④民歌 ④嘉旺快餐
⑤交响乐 ⑤狗不理包子
⑥外国摇滚 ⑥麦当劳
[总结]文化是多元的,无论是音乐还是美食。尽管它们在表象上有千姿百态的差异,但都是人类用智慧和心血所创造的成果。只有常怀包容和尊重之心才能领略到其中的美,进而愉悦地汲取其中的养分。一味固执己见,因其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否定和排斥它,是不可取的。
六、教学设计总体说明[1] [2] 下一页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实话实说话流行》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