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艾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艾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767  栏目: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艾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诗歌意境领悟、形象探究、语言赏析的能力。

2.培养学生再造想像、创新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分析诗意体会诗歌情感

2.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1931年2月7日,“左联五烈士”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这五位年轻的革命者、作家和诗人,被敌人杀害于上海华龙。

2.背景介绍

《春》作于1937年4月。艾青说:“这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写的。胡风拿去发表在《生活与学习》上。”

3.关于象征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现、当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三、朗读感知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文章通过对华龙这个地方的桃花的描述,写了烈士的血不会白流,他们的精神将化作战胜黑暗的力量。这里盛开的桃花,是社会解放的象征,表达作者必胜的信念。

四、诗歌赏析

1.内容赏析

诗人写《春》,始终是围绕着“桃花”展开的。“桃花”这一形象,成为这首诗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来看,诗人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

一开始,诗人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春”,点出了“桃花”:

“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

诗文开篇点题——“强调“龙华”的“桃花”开了,而不是别的地方的桃花开了,意义特别。原来龙华在上海徐汇区南部,国民党统治时期曾在此设有监狱屠杀大批共产党人和爱国人士著名的“左联五烈士”就牺牲与此。

这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春天,桃花开了。虚写:五烈士牺牲是在春天,就有桃花开放。

第二写挑花开放的具体时间,是在“血点斑斑夜间”,是在“没有星光”“刮着风的”“听着寡妇的咽泣”的夜间。诠释了黑夜。

第三写桃花开放的土地,作者把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喻为“饥饿的野兽”,这个比喻形象有力,既突出了龙华对春的渴盼之切,又暗示了龙华潜藏的强悍之盛,这只野兽它要舔舐血液——“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才得以”“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这些血迹,斑斑血迹”才“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这些斑斑血迹”,既明指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又暗喻芬芳满目的桃花,这些桃花和蓓蕾带来的理想结果——“江南处处是春了”。

但是“春从何处来?”——“来自郊外的墓窟”,末两句其实凝结了作者深切的感悟,极具精神震撼力。因为郊外的墓窟埋葬着烈士。全文即以一下思路完成:中华民族的脊梁——人之子牺牲了,烈士的血迹滋润了龙华的土地,这片土地上开满了带血桃花。这带血的桃花(蓓蕾)点缀的江南处处是春了。

2.象征分析

在《春》中,

“春”龙华的春天,其实就是烈士的春天,其实就是龙华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春天,这样的春的代价是惨重的,这样的春天也是悲壮而刻骨铭心的;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新的社会。

“夜”象征反动派的疯狂屠杀使人处于暗无天日的夜里。

“无数的蓓蕾”象征烈士用鲜血培育出来的一代革命新人。

“用江南处处是春”象征革命事业的光明前程,指出革命事业在“经过悠长的”“无限困乏的”“冰雪的季节”之后,必将产生一种令人振奋的柳暗花明的伟大盛况。

3.语言赏析

这首诗中找不到多余累赘的形容词;

在造句方面,全文多处运用了结构相似的造型,像“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三个“经过”摆在一起,读起来有很好的层次感。

五、质疑、理解

如:①作者把土地比作野兽是否不当?

作者把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喻为“饥饿的野兽”,这个比喻形象有力,既突出了龙华对春的渴盼之切,又暗示了龙华潜藏的强悍之盛,这只野兽它要舔舐血液——“年轻人的”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②“顽强的人之子”指什么?

革命烈士。

③本文画龙点睛的句子是那句?

“人问:春从何处来?/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这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是这首诗的整个内涵浓缩而成的,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春天的到来,是由千万烈士的英勇牺牲换来的,这一思想,更集中地点了出来。

六、朗读背诵

七、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艾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艾青《春》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tag: 教学  北师大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中学教案大全 - 苏教版 - 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