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中学教案大全苏教版初一下册语文教案《最后一课》教学实录3

《最后一课》教学实录3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800  栏目:初一下册语文教案
标签:初一下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最后一课》教学实录3,

《最后一课》课堂实录

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梅洪建

教材:人教版初一下册

说明:借班上课,两个课时这是一堂“三个纬度构建文本教学”的公开试验课,笔者试图抛开传统对课文阐释性的教学方式,紧紧围绕“学习读书方法,领悟作文道理,升华思维品质”三个“纬度”实施,让学生跳出来审视文本,在文本使用效率上做文章,在方法上做文章

看题目,做猜测

师(微笑进课堂):大家好,很突然是吗?事先不知道上什么课文,更无法预习

生(齐):是啊!(有生嘟囔,看你怎么上!)

师:没问题,平时我也不让学生预习,摸索着就上好了,相信你们也可以的有信心吗?(声音提高)

生(齐,大声):有!

师:好!我们看标题“最后”两个字传递了什么信息?(生七嘴八舌,“结束”,“末尾”,“断气”,“没救”等都有)大家都是“顺向”思考的,能不能逆向思考一下?

生1:先前!

师:从“先前”到“最后”体现了一个什么过程?

生(齐):变化的过程

师:对,一个“变”字从情感的角度考虑,“最后”可以让我们想到什么呢?

生1:“留恋”、“难舍”因为最后的东西总让人舍不得

师:嗯,由原先的“不珍惜”到“留恋”的变化,又是一个“变”那么“最后一课”对应的应该是——

生(齐):先前一课!

师:其中也有一个“变”现在我们很容易知道作者通过什么写“变”了

生(几乎异口同声):一堂课!

师:课堂上有什么?

生(些须茫然,然后):老师、学生、黑板、课桌、讲台……

师:黑板、课桌、讲台等一起上叫什么?

生2:叫布置

生3:叫环境!

师:是布置,叫教室环境更准确到此,我们可以推测这篇文章应该是通过老师、学生、环境以及人物心情的“变”来表达一种东西的

生(忍不住点头):同意!

(解析:这是这堂课的第一部分:猜测,教学生如何读书看题目,猜内容,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也是文章构思方法的启示似乎罗嗦的开头,是有意识的阅读和写作思路的指导,并为下面的推进做铺垫)

初读文本,补充猜想,加深印象

师:先读一遍课文,看是不是这样写的,同时标出重点字词(学生浏览课文,标画)不懂的字词请大家互相讨论或查字典解决(同学们互相交流,查字典)

师(5分钟后):我相信大家基本上弄懂了,几个重点字我强调一下:“惩罚”中的“惩”应该读“Chéng

”,易读成三声;“郝叟”应读“hǎo sǒu”,很容易误读成hè;字帖tiè,容易读成一声,在“碑帖”、“字帖”里读四声,其他情况读一声;气氛fēn,容易读成四声大家一定要记好哟!

师:文章是否写了什么?你们猜到了吗?

生(齐):大部分猜到了,也有别的!

师:这说明我们蛮有才的嘛!请大家再浏览一遍课文,分5个小组完成下面“变”的表格(分组,讨论,填写,7—8分钟后学生完成了表格,具体内容略)

时间    项目

 教室环境

 老师(韩麦尔)

 学生(小弗朗士)

 其他人物

 

之前

  

  

  

  

 

现在

  

  

  

  

 

心情

  

  

  

  

 

师:那么,这些“变”能让你想到什么呢?按照我们前面的方法来推测一下

(众生议论“变得怎样的” ,“什么让他们产生变化的”, “变化体现了什么的”,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的”……)

师:总结一下大家的观点,实际上是三个问题:变化的原因,变化的体现,变化的结果我们逐一来解决

师:这里就需要我来介绍一下作者和文章背景了(略)

生4(恍然大悟):噢,是社会变化,引起了一系列变化

师:恩,也可以说是环境发生了变化,大家能展开谈一下吗?

生5:我觉得郝叟他们之所以来听课,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变化

生6:文章当中所有的变化都是

生7:我看过一句名言:就所有的生物而言,即使最强烈的内在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所处的外部环境而造成的说的就和文章符合

生8:大雪灾的时候,有很多的感人事迹,捐款、收留别人等,就是环境改变人的体现

师:不错,危难可以改变一个人、一个社会,我也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大家能有所触动下面解决第二个问题:变化的体现大家可以读某些重点段落,具体来回答

生9:老师,我说小弗朗士他由一个不好好学习,旷课去找鸟窝、溜冰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热爱法语、热爱祖国的人

生10:我说韩麦尔先生他由一个着装随便、让学生丢下功课替他浇花、自己去钓鱼的时候放学生假的老师,到着装端正、对自己的行为深深自责的老师

师:有没有其他人物的变化?

生11:有,从前的镇长、邮递员、郝叟,还有其他人虽然没有直接写变化,但从他们“很忧愁”、“感情激动”、“声音发抖”等词语可以感觉出他们的悲伤

生7:老师,还有变化,第51页有这样一句话“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我们从课文里可以感觉到这是小学,学生应该都是附近的,在教室后面听课的应该会有学生的家长我想他们现在也一定很后悔

师(学赵本山的语气,握住学生的手):祝贺你,你都会推理了!(同学们笑了,随即是热烈的掌声,气氛逐渐活跃)大家确实不凡,这么细的东西都能发现我们应该把作者写的“变”给猜测完了,也补充完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变化的结果主要是人物情感的变化,请大家找相关的语句自由谈谈

(生有说郝叟等“很忧愁”而自责的,有说“‘我’万分难过”而后悔的,有说先生“惨白”而伤心的……)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如果老师让大家用一个词来概括他们的共通性,应该是什么?

(生回答“后悔”、“觉醒”、“爱国”“愤恨”等)

师:其实,其他几个词语都是“觉醒”的体现,“觉醒”应该是最合适的词语吧一个民族的忏悔和觉醒,这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现在同学们能用“通过……表达了……”的格式概括一下本文的内容吗?大家可以先思考1分钟,然后自由回答

(学生此处的回答都比较笼统,不够全面,老师进一步引导)

师:如果加上时间、背景、人物、事件等来概括会更全面些这也是概括一篇文章内容或中心的一般方法,大家需要掌握谁来试一下?

生12:普法战争后,德国人强迫法国人学习德语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外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师:比较到位了,但还可以更好

生13:普法战争失败后,在德国人强迫法国人学习德语的背景下,通过一个课堂上一系列人物的变化,生动地表现了国民的觉醒和对祖国的热爱

师:比较全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本文内容的把握

(解析:本步骤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有指向性地阅读,可有效地提高阅读效率、熟悉文本,并指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完成对文本中心的把握)

再读文本,初步评价

师:普法战争是世界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本文能成为世界短篇小说的经典,应该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有很大关系大家再浏览文章,思考原因(学生浏览、讨论)

生5:思路比较好,整篇文章围绕一个“变”字写,通过“变”表达“爱国”和“觉醒”

师:你很聪明,我们这节课就是这样上的其他呢?

生14:作者的选材比较巧妙,采取了以小见大的写法

师:以小见大,很专业的术语!能具体说说吗?

生14:讲整个民族觉醒的时候,选择小弗朗士这个平时调皮的学生;在讲其他人的时候,选了郝叟这个人的详写作代表

师:很好,这也是一个详略的问题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15:我觉得整个文章的选材非常好,以小见大战争中一定会有很多重大的事,而作者却选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和一个散漫的老师还有一群普通人来表达整个民族的觉醒

师:是对上生14的补充这是一篇小说,你的解释正好印证了小说要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特点

生16:我们《晨读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在香港回归那么重要的时刻,作者选择了英国皇家油轮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个材料(学生还列举了其他课外事例,此处略)

[1] [2]  下一页

,《最后一课》教学实录3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