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
分析探究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思考回答:
1.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从哪个指标的变化开始?原因是什么?
2.发达国家主要属于哪种类型?为什么?
3.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大多没有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4.世界人口总体看属于哪种增长模式?
1.让学生读图分析讨论,明确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并从生产力的提高、物质资源的保证,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来理解。
2.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高、经济发达、医疗卫生条件、文化教育、生育思想观念等方面来理解。
3.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经济实力、文化观念和政策等方面理解。
4.从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承转
不同历史时期同一个国家会有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但相同的历史时期,工业革命后,尤其二战后,由于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发展差异等原因,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
材料分析
归纳总结
通过课件(附表1)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附表2)
培养学生在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分析归纳的能力。
探究讨论
点评指导
结合“案例1芬兰人中增长模式的转变”及课本P7“活动”,综合分析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因素。
通过所学知识具体分析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因素。
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课堂小结
本节我们通过对“图1.6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进行分析比较,获得对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认识,并分析了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在世界上的分布情况。在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特点的过程中,注意联系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进而综合分析区域发展与不同人口增长模式分布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按照课标的要求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选择和补充,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法上充分使用案例教学,课堂上注重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问题先进行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分析中国人口增长案例的时候,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如负增长现象、80年代的生育小高峰等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探究。如分析完案例后再回到教材看一下芬兰这一案例,效果更佳。人口模型这一案例以班级为例,虽然例子本身数据较夸张,但很好地调动了课堂气氛,最后用广州老龄化的材料进行补充,让学生得到了较深刻的认识。
附表:1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必修2
tag: 教学 ,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高一地理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地理教学设计 - 高一地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