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高中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理解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结合这一描述,笔者认为,学习不应仅仅停留于课本的理论知识本身,学生还应该掌握策略性、方法性的知识,在课堂学习的同时,逐步摸索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材分析和处理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一节很好的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素材,因为学生在“生长素的发现”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但这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还没有机会付诸实践,而本节的教学是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良好素材,所以,我增加了“植物向重力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同时安排了两个课时进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 理解植物激素的作用特点。
3.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根和芽的生长的最适宜浓度。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设计实验的基本方法。
2.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能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得出结论。
3.学会合作、交流。
(三)情感目标
建立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观。
四、学习流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在课外完成植物向重力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操作(教师提供必要的材料用具)。
(二)学习过程
1.第一课时(学习在教师的问题串的引导下进行)。
问题一:你是怎样设计植物的向重力性运动的实验的?结果如何?
学生展示植物向重力性运动实验的实验结果,阐述实验设计思路和操作过程。其中大多数学生把幼苗水平放置或倒置,实验现象均较为明显。
问题二:在各组的展示中,什么样的设计方案更科学?
学生讨论各组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互相寻找设计中的漏洞。比如有的小组没有标记重力的方向,有的没有固定培养皿,导致幼苗受力方向不一致。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更充分地理解了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实验的设计必须科学和严密。
问题三:同学们在实验中水平放置的幼苗,根一定向重力生长,茎一定负向重力生长,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通过联系植物的向光性运动,可以推测出茎的向地一侧生长较快,而根的背地一侧生长较快,因此分别表现负向重力运动和向重力运动。
问题四:什么原因导致根的背地侧和茎的向地侧生长较快?请作出推测。
学生推测在根部,生长素在背地侧的浓度较大,而在茎部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大。
教师提示: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平放置的植物,不管在根部还是在茎部,向地一侧的生长素浓度均高于背地侧的浓度。
问题五:根据提示,我们可以对根的生长作出什么样的推测?
学生推测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根的生长。
问题六:怎样验证你的假设?
学生提出可以利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植物的根,观察根的生长情况。
教师提示:对于“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应该怎样把握?在什么范围内设计浓度?不同的浓度之间应该相差多少?
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从来没有遇到过,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学生认识到,应该在一个适当的范围内,配置具有一定的浓度梯度的生长素溶液。
问题七:如果同学们的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同样是在高浓度的生长素的作用下,根的生长被抑制,茎的生长则被促进,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再次推测: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即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
问题八:请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
学生再次讨论实验方案,提出可以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培养萌发的种子,长期观察其分别对植物根、芽、茎的影响。
教师提示:如果实验的时间太长,可以考虑选择其中某些短期就可以观察到实验现象的器官,如根和芽,茎的生长可以在学习结束后继续收集数据。另外,由于生长素价格昂贵,实验和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使用萘乙酸(一种生长素类似物,其作用和作用特点与生长素非常相似)等作为替代品。
最后教师要求学生分组实验,探究根和芽对不同浓度的萘乙酸的反应。要求实验期间学生必须自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萘乙酸的适用浓度范围、浓度梯度的设计等,在遇到确实超出能力范围的问题时,也可向教师求助。一周后各组整理数据,写好实验报告,课堂上进行交流,并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对实验进行评价。
实验室提供萘乙酸、小麦种子、培养皿、移液管、烧杯等必要的材料用具,学生可以根据各组的设计取用。
学生分组报告实验设计思路、操作过程和实验结论。大部分学生在设计中配制不同浓度的萘乙酸溶液培养植物种子,测量种子萌发后根和芽的长度,并用表格或图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师生共同讨论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强调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实验原则。证明了:萘乙酸在低浓度下促进根的生长,在高浓度下抑制根的生长;另外,促进根生长的萘乙酸最适浓度低于芽生长的最近浓度,说明不同的器官对萘乙酸浓度的反应不同。最后教师再次强调,萘乙酸是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的作用也具有两重性,而且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不同。
五、教学体会
(一)尽量以问导学,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课堂学习成败的关键。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问题”作为贯穿全程的主线。问题环环相扣,一个问题解决了,又引出下一个问题。这样的处理会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而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愿望,再通过问题的解决,学生获得巨大的成功感和满足感,使学习成为快乐的体验。也只有这样,才会建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二)学习中应该渗透方法性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课堂学习的意义,在于学习理论知识,也在于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自始至终按照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分析、假设、验证的程序进行,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教师在每个实验中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互相提问,如方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对照组是否有效等等。通过这种思维的碰撞,加深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