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重难点解析,
(轴突-树突型),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路径就显而易见了;也有不常见的轴突-轴突型;还有类似突触的如神经-肌肉节点等。
⑵神经递质的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在多突触连接部位,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还要看递质的类型及相互作用。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⑶突触小泡的
形成体现的是生物膜具有
一定的连续性,神经递质的
释放过程体现的是生物膜的
流动性;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突触小泡的释放是胞吐,神经递质在间隙的移动是自由扩散。
⑷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去向有三种:迅速的被酶分解、重吸收到突触小泡、扩散离开突触间隙。有一些药物作用的部位就在突触间隙如一些止痛药、有机磷农药等。
⑸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处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⑹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本质为糖蛋白。
变式训练5、神经冲动在生物体内的传递途径是( )
A、树突→突触→细胞体→轴突 B、 轴突→细胞体→树突→突触
C、树突→细胞体→轴突→突触 D、 树突→突触→轴突→细胞体
变式训练6、某同学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神经细胞的突触结构,下图是某同学按电子显微镜扫描图像绘制的突触简图。下列对突触简图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神经兴奋传导从A→B ②神经兴奋传导从B→A
③神经兴奋传导从B→C ④神经兴奋传导从C→B
⑤突触小泡中包含着神经递质
A.②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①②⑤
五、有关计算
例8、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在a、b两处分别给予电刺激,M开始反应的时间情况如下表:则神经冲动从b处到达M的时间(ms)是( )

刺激部位
距M处距离(mm)
M开始反应需要的时间(ms)
a
5
3.5
b
50
5.0
A.1.5 B.5/3 C.5 D.8.5
解析:M为效应器,神经纤维和效应器之间的结点类似于突触,M“开始反应”实际上包括两部分时间: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和类似于突触中传递的时间。题干中所求到达M的时间指的就是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时间。ab段是完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可以求出速度v,v=(50-5)/(5-3.5)=30mm/ms,所以,b到达M的时间=50/30=5/3,答案为B。
变式训练答案:1、A 2、D 3、D 4、C 5、C 6、C
兴奋传导
反射弧结构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感受器
由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既无感应也无效应
传入神经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应也无效应
神经中枢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和综合
既无感应也无效应
传出神经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只有感应无效应
效应器
对外界刺激产生相应的活动
只有感应无效应
上一页 [1] [2] [3]
,高中生物必修三神经调节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