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是因为高锰酸钾跑到水里了。
师:跑到哪些地方?
生:跑到水里每一个地方。因为整杯水都变色了。
师:象这样的现象我们叫什么呢?
生:不是浮也不是沉.
师:这种现象我们叫溶解。
师:生活中还有这样的现象吗?你知道哪些可以在水里溶解。
生:盐可以。
师:可以怎么样?
生:可以在水里溶解。
生:糖可以溶解,我们吃的果饮片、薄荷糖也可以在水里溶解。
生:我们还有补充的,橡皮泥我猜测是沉的,实验是浮的。
生:我们组的是沉的。
生:我们也是浮的。
师:怎么不一样呢?把你们的橡皮泥举起来看看。
师:有什么发现。
生:他们的橡皮泥形状不一样。
师:明白了什么?
生:看来同样的物体,形状不同,在水里的沉浮情况还会不一样呢。
[评 从学生汇报的情况看,老师事先的要求,实验后的反思对于探究的深度,交流的质量取到了很好的作用。]
师:我们今天研究了什么,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生:我们研究了把固体放到水里,发现有的沉,有的浮,还有溶解。
生:还冒气泡。认真观察,会有很多的发现。
生:同样的物体,形状不一样,沉浮可能不同。
生:自己做了,就一定知道真正的情况。
[评 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谈学习体会,不仅能梳理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而且为学生日后的更好的开展科学探究奠定了基石。]
师:这么多的收获,真不错。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好吗?
生:可以。
师:我的孩子不小心,把一些小谷壳和盐撒到米里面了,你们有办法帮我把他们分出来吗?
[评 课已接近尾声了,还提出一个问题来,这里不是画蛇添足,而是让学生很好的把课堂的收获应用于生活实践中,在应用中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同时,科学学习以问题开始,而又以问题结束,体现科学探究的延续性。]
师:时间有限,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好办法,下来想一想,还可以试一试,看你的办法行不行,下次再来交流,好吗?下课!
[总评 本节课教学材料有结构性,不仅选取学生生活常见的现象明显的材料,而且选取渐变的探究材料以及形状不同的同类材料,以促进学生更集中注意力,认真的观察,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也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品质。教学中,教学氛围民主化,还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注重教学细节的落实,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合作,突破了学生探究中“活动有余,思维不足”的现状。整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教师是真正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凸显了学生在真正地、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体现出了科学探究的真实本色。]
tag: ,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大全,教学设计 - 科学教学设计 - 三年级科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