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五年级科学教学设计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光和影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单元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中内容是这样安排的。第1—4课研究光的传播特点(路径、反射),第5—7课研究阳光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光和影》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从本课到第四课将指导学生认识光的传播特点。认识光的传播特点从观察影子开始,因为影子的许多特点,比如说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等现象,显示了光的传播是直线的。
本课教学思路:影子的长短和方向这个活动是第一个活动且具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第二个活动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已经有了前一个活动的基础,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验证猜想。第三个活动影子的形状由于活动时间有限,只做简单的探究。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影子的产生和特点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知道影子的产生必须要有光和物体,影子随着光的改变而改变,等等。但是他们的这些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有必要通过科学探究实验,实际地去观察、整理数据、去发现光和影子之间的规律。在完善概念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和屏。
2、明白判断光源的标准: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
3、物体影子的长短和光源照射的角度有关,影子的方向和光源的方向相反;物体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
过程与方法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变化是有联系的,也是有规律的。
2、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课件、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
分组实验:手电筒、4开的白卡纸、长方体的小木块。
板书设计
光和影
光 挡光物 屏 影子
斜射 长
直射 短
离光源近 大
离光源远 小
光照面的形状 形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有了光就能产生影子,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光和影。
二、组织活动,开展探究
(一)认识光源
教室里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光?学生会说电灯、手电筒,引导必须是打开的。(目的在于揭示光源的概念中“正在发光”这个要点。)还可以让学生观察投影机里的光源。
给出光源的概念:像电灯这样正在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光源?月亮是光源吗?为什么不是?(学生在列举了萤火虫、点燃的蜡烛、太阳后还可能说到月亮。学生已经认识到月亮是反射太阳光,不是自己发光,从而明确:“必须是自己发光才是光源”这个要点。)
(二)探究活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
1、出示五张照片,这是老师分别在早上8:00上午10:00中午12:00下午2:00下午4:00拍到的照片,说说照片中光源、遮挡物、屏分别是什么物体。(照片中光源是太阳,遮挡物是接力棒,屏是地面。出示这些照片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很容易发现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并有利学生推测影子的长短和方向与什么有关)
2、你发现了影子的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短。哪一幅照片中的影子最长,这时光源在哪里?哪一幅照片中的影子最短,这时光源在哪里?你能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吗?你推测影子的长短和什么有关?(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很强的观察分析能力,只要教师出示合适的材料并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材料,学生能够提出影子长短与什么有关,并且得出合理的推测。)
3、教师演示:把纸放在桌面上做屏,放一个小木块代表遮挡物,手电筒模拟太阳从不同位置照射。讲述光源从不同的位置照射,照射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
www.lexue88.com
4、如何证明我们的推测呢?我们需要做几次实验才能得出不同长短的影子?要研究影子长短与光源照射角度的关系,每次只能改变几个条件,哪些条件不改变?演示光源始终保持和遮挡物相等的距离,能不能忽近忽远?(学生在实验的时候,经常会使光源与遮挡物距离发生改变,这个环节是专门针对对比实验中变量、不变量的控制而设计的,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对比实验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它因素不变来研究这个因素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学生开始实验,填写实验记录。附实验记录单:
光源照射的角度
(填直射或斜射)
影子的长短
长
短
我们的结论:
影子的长短和 有关 ,
光源直射遮挡物时,影子 ;
光源斜射遮挡物时,影子 ;
斜射的程度越大,影子就 。
5、小组汇报,形成板书:
斜射 长
直射 短
6、在实验中你还发现影子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三)探究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大小呢?板书:大、小
我们再一看一段手影,注意观察表演者怎样使影子产生大小的变化。播放手影。(提出观看时的要求,为避免观看时偏离目标,教师在有大小变化的场景要提示学生注意。让课件更好的为课堂服务。)
表演者有没有长了一只大手一只小手?(表演中有一个场景是一只大人的手牵住一只小孩的手)他是怎样表演的?你想上讲台来试试吗?学生试做手影的大小变化。(通过学生试做,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看到影子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不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条件是什么。为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计划做好铺垫,降低了学生制定实验计划时的难度。)
你能提出一个科学问题吗?你们能以小组设计方案来研究这个问题吗?学生以小组设计,教师巡视指导。附实验计划表格:
我们的实验计划
提出的问题
影子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我们的推测
影子的大小和 有关。
不改变的条件
要改变的条件
[1] [2] 下一页
,光和影教学设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