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名师引领 自我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

名师引领 自我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

11-07 14:59:46   浏览次数:372  栏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标签: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名师引领 自我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

谈《卡罗纳》教学思路
      今天很开心!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也能独立解读文本、设计教学的!

      一直以来,总是对自己不够自信,总认为别人的设计是想过又想,讨论过又讨论后获得的,那么自己肯定没有别人设计的好。于是,从没有独立解读过文本,一到备课就先找别人的设计,然后把自以为好的各个环节拼接在一起,根本没有细想过为什么教这个,为什么这样教。
     
      这次培训让我明白了三句话:“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一节课突出一点,上自己认为的好课。我告诉自己要牢记并实践这三句话。所以这次的备课,我就想着一定要做到这三点。
     
       于是,拿到《卡罗纳》后,我就开始读了。读了一遍,我发现这篇文章没什么好教的。因为这篇课文是略读课文,课前的提示语已经明白告诉了学生学这课要学会什么:一是默读课文,看看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是怎样做的;二是说说你从大家的言行中受到什么启发。我感觉这样两个内容,学生应该是一读就能懂的。那怎么办呢?懂了的不需要我教啊,生字词,课文的朗读是我们语文要教的常规内容,除了这些,这篇课文我重点应该教什么呢?于是,我又一遍一遍地读着课文。
     
      读着读着,我发现老师在卡罗纳来上课前一天是先叮嘱我们要“庄重严肃,热情”地对待卡罗纳,这里的三个词中间用的是一个“,”隔开的。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处理呢?哦,原来这说的是对待的两个方面,“庄重严肃”说的是同一意思,这是针对卡罗纳母亲去世这一巨大的不幸来说的,这一意思在老师接下来的两个“不许”就已经明白表示出来了。那么“热情”又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这“热情”在后面老师、同学、家长对待卡罗纳的种种言行中有反应吗?肯定是有的,学生能理解这“热情”吗?很显然这是一个难点,是要教的内容,而理解了这“热情”也就能理解老师、同学、家长对卡罗纳的种种关爱了。那么“教什么”的问题解决了。

       那该怎么教呢?首先是导入环节,怎么引出课题好呢?我不喜欢那么迂回引出课题的方法,既然是要上自己认为的好课,那么我就得设计我自己喜欢的导入。我喜欢直接,再说直接揭题也是很正常的,因为到了四年级,我们肯定都会要求学生预习了,既然预习了,那么还有必要花时间去引出课题吗?这么想着,我就决定导入直接揭题,让学生叫叫卡罗纳,然后检查学生的预习的情况,指名分段读课文,在读课文过程中正音,识字。这个检查环节我想应该是不用花太多时间的。检查完了,我在课题上打上“*”,提醒学生这是篇略读课文,提醒学生读读课前提示语,根据提示语自己去学学课文,可以在书上划、圈、写等。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交流时,我出示一个句式:当卡罗纳时,(谁)(怎么做)。让学生用这个句式去说说自己的所得。这个学生应该也能很快完成的。在学生说到老师的第一句话时,我问:老师要求怎么做的?(板书:庄重严肃,热情)等学生交流完后,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做到老师说的“庄重严肃,热情”了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理解,明白大家都做到了,而且这样的关爱就体现在那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中。最后肯定要对全课进行一个总结升华,那怎么总结好呢?难道就是说说自己有什么启发吗?学生说到启发时会不会很空洞地说些要关心周围的人?来了一下贴标签似的结尾?

       肯定不行。我再一次拿起了课文读着,猛然发现这个课题写着“卡罗纳”,可文中主要讲的是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啊。这明显地文不对题啊。作者怎么可能犯这样的错误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了《爱的教育》一书,才知道原来课文只是节选了“卡罗纳”这个故事的中间一部分,在课文前面部分写了卡罗纳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男孩,总是喜欢关心帮助别人,而课文后面还有老师同学继续关心安慰鼓励卡罗纳,让卡罗纳正视死亡的内容。这么一查,我就有想法了。可以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质疑课题,再告诉学生前面这个事实,让学生给本文换个更恰当的课题。最后给学生拓展阅读本文后面部分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这一课的思路就是这样了。下午小组讨论交流时,我的思路被我的同学们否定了。但我还是很高兴,因为这次讨论交流我也能参与其中,说说自己的想法了(之前的很多次小组内讨论时,我总是接不上话呢)。后来全班交流时,我发现有个同学在出示句式引导学生交流所得环节跟我是差不多的,而且我的句式比他的更具可操作性,而这一环节正是被老师评为亮点之处的。最有意思的是,也有个同学注意到了文不对题的情况,但她只是提出了这么个疑问,没有说明怎么处理,后来方老师小结时就提到这个发现很重要,可以让学生去换题试试。我听到这里时,忍不住拍了一下我的同桌。真开心!看来,我也真是不差的啊!虽然这次没有上台发言,但我知道自己也行的,这就是最重要的,最值得开心的了。

 

 

名师引领 自我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
 12月17日,庆元实验小学教育联盟总校在胡天浩书记的带领下,姚丽雅、范宗妙等老师一行来到我校,进行教学调研,给我校老师进行课堂诊断。

这次活动我执教一篇来自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略读课文《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这一书。本文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卡罗纳在遭遇到失去母亲的巨大不幸时,身边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人热情地安慰他和默默地关爱他。本文抓住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的。

第六单元这组课文都是围绕爱这一主题来写的。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这组课文的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并且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卡罗纳》这篇课文写得非常感人,字里行间都散发着大家对卡罗纳浓浓的爱意。为此,我围绕“爱” 这一主线,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介绍新书,渲染爱;二是初读课文,捕捉爱;三是研读课文,感悟爱;四是说话拓展,延伸爱。

新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所以在“初读课文,捕捉爱”这一环节上,我设计了让学生找、读“从哪可以看出失去了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句子,并让学生自己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卡罗纳失去母爱的悲痛,使学生与卡罗纳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出要关爱他、帮助他的情感。

由于这组课文的单元目的是让学生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大家对卡罗纳无限关爱上,并重点指导了老师安慰卡罗纳的两段话。

今天课上下来之后,范宗妙老师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教学设计上的不足:既然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身边人对卡罗纳的无限关爱上,为什么前面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呢?类似段落该如何处理,或处理的不够恰当,这是因为还没有把文本“吃透”。这堂课我让学生一句一句地找卡罗纳伤心的句子,再一句一句的体会朗读,这样雨露均沾的做法,占用了很多时间,使得后面只能蜻蜓点水,实在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并浪费了很多学生感受“爱”的时间。

听了范老师的提醒,我想对这一环节做这样的改动:首先让学生去文中找卡罗纳伤心的句子,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把4处描写卡罗纳伤心的句子一并出示。通过指导学生比较卡罗纳几次哭的不同,并抓住“你可以拥抱妈妈,我却再也不能了”来重点感悟卡罗纳的内心世界。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一步步走进卡罗纳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到卡罗纳失去母亲后的无限悲痛。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大家对卡罗纳的爱。在“研读课文,感悟爱”这一环节上,我把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找、读“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么做的”句子,并交流各自的阅读体会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亲近文本之后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感悟爱。并重点朗读指导了老师说的两段话,分别从伤心和严肃、心疼和鼓励等角度进行引导。

[1] [2]  下一页

,名师引领 自我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
《名师引领 自我反思 《卡罗纳》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tag: 教学反思  卡罗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