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公开课《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 By: 刘国宏 ]
这是我的学校师徒活动周上同堂异构公开课《自然之道》的最后设计。在课中,第三部分“入本入
情明理,领悟‘自然之道’”原本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机教学的,但用了表格让学生填写以后,就
简单了许多。另外,“向导难过吗?指名学生找出文句说说。我们难过吗?从哪里看出来。”这部分没
有教,时间不够了。
以下是走上讲台时用的设计。
《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1、教师简笔画。
2、出示幼龟图,夸一夸幼龟,越夸张越好.。
二、导入:
假如可爱的小绿龟宝宝有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啊?
三、入本入情明理,领悟“自然之道”。
1、设疑,进入文本。
救死扶伤,爱护生灵,是我们应该做的,可是,在《自然之道》课文中,当我们救了一只龟宝宝以后,
我们却说:“天哪!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我和同伴们到底做了什么呢?
出示句子:“天哪!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我们到底做了些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3~6自然段,研究一下我和同伴们以及向导做了些什么。完成表格。
2、根据学生反馈情况,随机教学我和同伴、向导的表现。
(1)如果学生找出我和同伴的句子,体会紧张心情:
出示:我和同伴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一幕,其中一位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
指几名学生读这句话,大家评一评谁读得好,谁读得感觉到了紧张。
什么情况下,我和同伴这么紧张焦急啊?(联系第三自然段情景)
再指名读,齐读,读出紧张。
然后再问:面对同伴的焦急与紧张,向导又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引导到向导的表现。
(2)如果学生找出向导的句子,则体会向导若无其事和极不情愿:
向导是极不情愿救幼龟的。请大家找出句子来说明。
出示向导的话:向导却若无其事地答道:“叼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
什么是“若无其事”?带着这样的感觉自己读读。
向导真是冷淡呀,招来了同伴们一片“总不能见死不救”的呼喊。
(我和同伴为什么要呼喊?则结合第三自然段和“我和同伴”的表现教学。)
老师来当那个向导说那句话,请同学们来做做当时的同伴,来呼喊向导(用喊)。
于是,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幼龟,向大海走去,他一边走,一边会想:(想象说话)
教师评价:谢谢你,你真是我的知心啊。假如我是幼龟,我会说,你真懂我们海龟的习性啊,谢谢你!
再读向导的话。
(3)如果学生找出蠢事原因的句子,则体会幼龟习性和向导为什么要救幼龟:
是啊,龟巢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安全了,就争先出来,而造成错误信息的是向导。向导愿意
这样做吗?
返回(2)部分教学,再回(1)。
四、了解“蠢事”造成的严重后果,领会“天啊”一句中含着的情感。
1、我们和向导这么做,结果怎样呢?
出示相关文句:
向导抱走幼龟不久,成群的幼龟从巢口鱼贯而出。
巢中的幼龟得到错误信息,以为外面很安全,于是争先恐后地结伴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
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
看到这些,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要说吗?
向导难过吗?指名学生找出文句说说。我们难过吗?从哪里看出来。
教师引读:天啊,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齐读:天啊,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五、小结升华。
1、是啊,我们的行为是多么愚蠢啊,简直是愚不可及,因为我们违反了——自然规律(或自然之道)
。板书:违反 愚蠢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愚蠢的事发生呢?
3、假如我们再次遇到幼龟出巢,还会不会干出这种蠢事?
4、存疑:我们的补救行为对吗?留给大家课后思考。
写在公开课后的感谢语
[ 2008-4-2 下午 05:51:00 | By: 刘国宏 ]
0
推荐 春光烂漫,学校师徒活动周如花般盛开,让我见识了杨老师的诗样的流水小桥的教学语言,王
老师康桥再别般的温柔。
在几番“折磨”后,终天让我的公开课谢幕。有丝得意,也有些懊悔,更多的是心里的感谢。
我嘴拙,不善表达内心的谢意。就借博客,聊表欲言又止的话语吧。
感谢每一伴在教室后认真听我上课的同事们,是你们的微笑给予我信心,你们的微笑犹如甜美的添
加剂,“误导”我更加激情地表现。
感谢方老师、张老师、柴老师、黄老师……是你们在磨课时,真诚的、不含任何虚假的建议,让我
一而再、再而三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设计更加合理;是你们中肯的点拨,让我茅塞顿开…
…
感谢评课时大家提出的建议,是你们让我更加理性地思考……
一切尽在感谢中!
,第三次公开课《自然之道》的教学设计
tag: 教学 公开课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教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