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
梁是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为题目的深刻含义。
2、这是一篇小小说,全文才五百多字,语言简练生动,多用短句来渲染紧张气氛。构思新颖
,设置悬念,前后照应。如课文最后才交待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运用大量比喻、拟人手法
,增强表现力等,是小说在表达方法上的特色。
五、课后延拓,引发后续读写
课件出示
1、按要求转换句子:他沉着冷静,无私无畏,是一位受人拥戴的老汉。
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洪水无情,人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了不起的老汉,决定在河边为老汉立一块碑,请同
学们课后帮助村民们写一篇碑文。
3、收集像老汉一样无私无畏、不徇私情、勇于献身的人的故事。
板书:
16 桥
老汉 沉着镇定 无私无畏 不徇私情
教学后记:
《桥》是一篇感情较强的文章,文本中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地方,而抓住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
,从字里行间感受老汉大山一般深沉的人格,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
高尚情怀,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文本的价值取向。
我紧扣“洪水――人们――老汉――桥”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把文本的思路理得一清二楚
,层层深入,使得文章内容得到深化。
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情感渲染
教学时,我先设计了狂风暴雨,山洪咆哮的录音及录像课件,让学生感受山洪之猛,山洪之
可怕。“像泼、像倒” “更像魔一般”。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山洪的句子朗读。
此时,学生一边朗读,脑海里自然地想到了山洪瀑发,人们惊慌地场面,很快进入了文本所
描写的场景。
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着急在与老师是否善于引导学生挖掘人物形象,是否真正地让人物形
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我首先让学生品读课文,整体感知老汉形象,让学生用语
句概括,再抓住描写老汉的重点语句,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感悟人物语言的内涵,体会老汉
的伟大。
总之,用多媒体创高情景,情感渲染,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在读的过程中,让学
生走进文本,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激起感情共鸣,感悟文本价值是这节课教学的一个特
色。
,《桥》教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