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全,http://www.lexue88.com
讲那亲切的故事——如果我上小学课文《詹天佑》,
读完第二封信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再结合相关段落谈谈对詹天佑又有怎样的认识——相信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会更进一步。
第三步:
继续补充一个工程最紧张时的故事——铁路要经过一个前任道员家的坟地,他是皇帝的亲戚,此人率众闹事,组织工程,私下有许以种种的贿赂——要求改道。可是北面、南面、西面都是权贵的坟地,要改道不知要花费多大浪费。詹天佑忍辱负重,花费许多时间根权贵们周旋,终于让铁路从墓墙外通过。但是为保风水,权贵要另修一条河,要焚香设祭,路成以后还要立碑纪念——工程人员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只要铁路能修过去,其他都可以忍让。
面对这样的“纠缠”,接着阅读1906年12月11日,詹天佑给诺索布的儿子和威利的信:
你们好!
----目前,中国正处在极其不安的情况下,她正在进行代价很高的试验,也力求革新。但是,将来怎样,无人可以预卜。我现在修的这条铁路,
-----只许用中国人来修筑,如果我有权,我就乐于介绍你一个工作,可惜,我现在奉命不得雇用外国人……
------------------------------------------------------------------你们的朋友 詹天佑
读完信教师再补充一个细节:在最后的通车典礼上,有人问詹天佑:“在整个京张铁路的工程中,你感到最困难的时哪一段?”
“是今天我的致词。”
由此,让学生结合上面的故事第三次回到课文进行朗读体会——可想而知,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该是怎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啊。
就这样,通过三封信的引入,加上几个小故事的补衬进行课文的三次朗读讨论,不是对课文进行狠狠地“解剖”,最后全班同学朗诵詹天佑的话语:“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三个回合的教学,也许会构成和谐的“三步曲”。詹天佑这个亲切而坚韧、平凡而伟大、善良而坚定、认真而宽宏等品质所铸成的形象便立体地竖立在学生面前——这难道仅仅是教科书上说明的单一的全无人情味的“爱国主义”所了得?
这样教学是否可以?也许是想当然,不过,如有可能,我想尝试一下。
(www.lexue88.com www.lexue88.com)原文地址
上一页 [1] [2]
,讲那亲切的故事——如果我上小学课文《詹天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