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你抓住关键的词体会 ,值得学习!其他同学接着谈。
生:我从第二自然段的这句可以看出: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从这一句可以看出,它是多么的珍贵,由此可以体现出她的魅力。
师:你想抓住“多次交涉”这个词来谈自己的理解吗?
生:是的。
师:说话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作者不光从侧面进行描写,还直接介绍了画作,直接介绍画作的描写方式又叫——
生:正面描写。
师:你们看一看哪几个自然段直接介绍了画作?
生:我认为是5、6、7自然段。
师:那我们就重点交流这一部分,谁先说?
生:第5自然段中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着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蒙娜丽莎她一头乌黑的头发,柔和的眼神和真实的嘴唇,一切都像真的一样。
(多媒体出示5自然段中的语句)
师:你谈了自己个性的理解,就这部分内容,有补充的吗?
生:我从课文中“那微抿的……
师:等等,我们现在交流课文的第五自然的语句。
生:读着第5自然文字,看着画面,我觉得蒙娜丽莎像真人一样,看着我们。
师:如果说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把这幅画画得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
生:似真亦幻
师:如梦如幻,似真亦幻,可以。
生:逼真
师:逼真,这个词也不错
生:惟妙惟肖
师:惟妙惟肖,这个词更好了。
生:栩栩如生
师:栩栩如生,好!(板书栩栩如生)理解了这些内容,谁愿意读读这一自然段?
生读:那幅画不大……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师:读课文和唱歌一样,要找准朗读的基调,你做到了!轻柔的朗读声中流露着优雅,佩服你!
师:你们再看看这一自然段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
生:我觉得还有从远到近的描写,他先写了随着队伍慢慢走近它,从远走到近观察到这幅画。
(板书远—近)
师:你抓住了文章的细节进行交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第一句话“那幅画不大……”,看一看,这是写了画面的——
生:整体
师:先从整体入手,又介绍了局部,就是从整体到局部描写。(板书整体—局部)理解了文章的内容,弄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老师还希望大家动情地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谁愿意读?
师:我先起个头“她的脸颊泛着红光——”。
生接读: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师:听着你动情地朗读是一种享受,谢谢你!
(点评: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内容理解上,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读写的方法。在这部分教学中,通过理解、诵读,让学生感悟画作的魅力,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观察的方法和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再看看6、7自然段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出画作的魅力呢?我们接着交流。
生:我觉得还有这句: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这是作者想象蒙娜丽莎的内心世界。
师:你是在提示大家关注作者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吗?
生:作者采用想象的表达方式。
师:你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方向。我们就来关注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同学们,当你面对着这样的微笑,读着这段的文字,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谁来补充?
生:那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学生只读了这段话)
师:你是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来!
生:我想说的是作者能观得这么细致,说明了他对《蒙娜丽莎》非常地喜爱,才能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蒙娜丽莎》非常有魅力。
师:有想法,请坐,其他人接着谈。
生:蒙娜丽莎的微笑耐人寻味和难以捉摸,我觉得这种感觉不是一般的画家所能表现出来的。达·芬奇具有高超的画技,画出这幅非常的有魅力的画。
师:对呀!达·芬奇拿用高超的画技揭示着人物的内心世界,作者王克难先生则是用动情的、诗意盎然的语言,揣摩着、解读着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所蕴含着的复杂而又丰富情感。这段话老师也很喜欢,也想读一读,愿意听吗?
生:愿意
师:(师配乐朗读)那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掌声)谁愿意读?
生:(配乐朗读)
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画面的美,在你优雅深情的朗读声中像春雨一样,慢慢的渗透到我们的心里。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
生齐读:那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师:是啊,蒙娜丽莎那成为千古奇韵、常人难以企及的微笑是达芬奇天才想象力的表现,读。(多媒体出示引读内容)
生读: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师:同学们,你们再读读这个自然段,作者仅仅写了想象到的内容吗?
生:第6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蒙娜丽莎那微抿(mǐn)的双唇,微挑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这是作者直接从画面看到的,我读这句话的时候,就仿佛看到蒙娜丽莎那微笑,就感觉她有话跟我说。
师:也就是说在这个自然段中,作者不光写了自己看到的,还写了自己想象到的,把看到情景和想到的融合起来,把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背后丰富情感用语言描写了出来。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再来读一读第6自然段。
(四名学生每人一句,最后一句全班齐读)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怎么样,你会用什么词?
生1:难以捉摸。
生2: 我觉得应该是“神秘”。
(师板书:神秘)
(点评:文章的第六自然段是本课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把握住了三个层面,一是从通过观察感悟画面的美,二是体会文章的语言美,三是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合作交流,尊重个性理解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文章的第5、第6自然段,感受着画作的魅力,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语句也表现着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魅力,请四人小组开始交流,特别关注一下文章的第七自然段,把你个性化的理解和同桌去分享,到目前为止没有发过言的同学,一定要争取这次机会,好,开始。
(学生小组交流)
师:同学们,我在参与交流的过程中,有位同学说第七自然段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解读这段文字内容,我请那位同学说。
生:“生命力”,有了背景的衬托,使画中蒙娜丽莎人物的形象更加具有生命力。
(点评:文中有许多反映“蒙娜丽莎”画作魅力的描写,略读教学课堂时间有限,无法也没有必要进行全班性的、全方位的交流;交流时间有限,很多学生没有机会交流,应该给更多的学生更自主的交流空间;全班交流时学到的阅读方法应该有机会去迁移、运用。鉴于上述原因,孟老师一改常规,将合作学习安排在全班交流之后,实效性较强。)
师:蒙娜丽莎温婉端庄,在她的身上展现着人性美的光辉,她的美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性别,超越了地域,难怪作者会这样激动的、动情的、大声地说(多媒体引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理解 积累 运用 得意 得言 得法《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实录及点评tag: 教学 蒙娜丽莎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