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场桥中心小学 李秀林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这么多老师来听课,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很好,那我们开始上课。
【教学流程】
一、音乐激趣,揭题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曲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播放《高山流水》)
师:好听吗?
生:(齐)好听。
师:这首曲子不但好听,而且背后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想知道吗?
生:(齐)想。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出示课题,师板书课题:伯牙绝弦)
生:(齐读)伯牙绝弦。
师:文言文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古文化的精华所在,所以我们要好好地去读一读。
二、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初读文言文,整理感知
师:请大家认真读课文三次,把字读准确,把文章读通顺了。
生自由朗读。
(读书反馈)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一学生读。
师:(评价)你把每个字都读准确了,非常好!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一学生读。
师:(评价)很好,声音非常响亮,正确有力。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评价)字正腔圆,很不错。但我们不光是读准确流利就可以了,我们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味道来,读出停顿、节奏。请大家再慢一点,把这种味道读出来。
生自由练习朗读。
2、指导断句,读出音韵美
师:这篇文言文共有几句话?
生;5句。
师:那我们来开个小火车来读一读。
生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我们在哪里停顿下更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再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生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指名学生读第二句。
师指导停顿(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峨峨兮/若/泰山!)
师:谁能完整地读一次?
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范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我们可以把速度再放慢一些!
生(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我们可以吧语速再放慢一些!
生(再齐读):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指名一学生读第三句。
师:其实这句的停顿和第二句是一样的,他刚才已经读出来了。(洋洋兮/若/江河!)
生齐读。
指名一学生读第四句。
师指导停顿。(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生齐读。
指名一学生读第五句。
生1: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注意停顿的地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把语速放慢一些,再请一位同学读一次。
生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师:文言文朗读的时候,不要急,要把语速放慢了。
指名一生读。
生: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生:(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我们再来开一次火车,这次要求畅通无阻了!
生开火车读。
师:接下来,请一位同学读全文。
生: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你读得有点急,别紧张,语速放慢一些。再请一位同学读。
生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嗯,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生:(齐读)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非常好,读得很好!
三、读文解字,讲述故事。
师:我们读通顺了,还要理解它的意思。你自己试着说说看。
生自由练习说故事。
师:刚才大家读得这么好,我们可以从文中选一个词送给大家,是哪个词?
生:(齐)善哉
师:加上一个标点,就成了一句话了,也送给大家,我们一起说——
生:(齐)善哉!
师:文中“善”在哪里?
生:(齐)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师:这里的“善“是什么意思呢?
生:(齐)擅长的意思。
师:那我们班的**同学擅长舞蹈,我们可以说她——?
生:(齐)善舞。
师:**同学擅长绘画,我们可以说——?
生:(齐)善画。
师:擅长唱歌,可以说——?
生:(齐)善歌。
师:擅长书法,可以说——?
生:(齐)善书。
……
师:我们说我们理解字词,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生1:借助工具书。(师相机板书)
生2:联系上下文。(师相机板书)
生1:借助课文注释。(师相机板书)
师:那接下来我们运用同样的方法,试着理解一下下面的内容。四人以小组,来说说看。
(反馈)——指名两人合作说故事。(读一句,说一句)
生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生2:伯牙擅长鼓琴,钟子期擅长听。
生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生2: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要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太好了,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
生1: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生2:伯牙心里想要表达流水,钟子期就说:”太好了,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生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生2:不管伯牙心里想表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
,李秀《伯牙绝弦》课堂教学实录tag: 教学 课堂 伯牙绝弦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