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小学语文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理解 积累 运用 得意 得言 得法《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实录及点评

理解 积累 运用 得意 得言 得法《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实录及点评

11-07 15:44:48   浏览次数:508  栏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标签: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理解 积累 运用 得意 得言 得法《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实录及点评,
(点评:对于略读课文而言,教学要整体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本环节中,孟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描写画作的5、6、7自然段。在体会画作魅力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介绍画作时的观察顺序和表达方法,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回顾整体,揭示课题

师:你们的精彩朗读让我感动。我们再看课题,课题是《蒙娜丽莎之约》,明明是作者欣赏画,为什么课题当中要用一个“约”字?

生1:排队的人那么多,想要见到《蒙娜丽莎》,需要预约。

生2:我觉得作者想体现出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只有和真人在一起才能用“约”字。

师:把蒙娜丽莎当真人看待,也可以说这幅画画得逼真形象,就像跟真人一样, 还有别的理解吗?

生3:第七自然段说蒙娜丽莎非常具有生命力,作者说蒙娜丽莎之约就好像他和蒙娜丽莎是朋友,要约在一起相聚一样,看出了蒙娜丽莎的生命力。

生4:作者看到这幅画心里非常激动,是心灵之约。

师:好一个“心灵之约”,画面的美对作者的精神引领,也尽在“约”字之中。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累文中语言

师:画面散发着魅力,同样这篇文章的语言也散发着魅力。请大家自由的、大声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感受画面的魅力和作者细腻的笔触。试着把自己喜欢的语言背下来,开始。

(生读课文并试背)

(点评:教学中抽出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第5、6、7自然段,感悟表达手法,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体现了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学理念。)

创设情景,介绍画作

师: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与蒙娜丽莎相约。假如中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够远赴重洋来到宁夏,就在我们的上课的现场展出,假如说你就是这幅画作的解说员,你会怎么样用语言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前来听课的这四千多名老师?介绍的过程中,可以介绍画面的局部,还可以整体的介绍,还可以结合资料进行介绍。

(学生准备)

师:谁先说,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解说员证。

生1:《蒙娜丽莎》这幅画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杰作,这幅画在法国流传多年。拿破仑曾经珍藏多年,他天天早晚欣赏,每次就沉溺于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之中,蒙娜丽莎的微笑是那样神秘。这幅肖像画,画得十分逼真,她的脖颈和她的双手像真的一样,无论从什么方向来看,蒙娜丽莎像是注视着你,她的表情时而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时而觉得又有几分喜悦。她的淡雅的微笑……(生说不下去了)

师接: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

生:难以令人捉摸

师:第一个上台说,有勇气!你不仅结合了资料,更可贵之处是你用上了刚才积累的文章中的语言。这个解说证就送给你,回去继续给同学介绍。谁接着介绍?

生2: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叫魏莱,我很荣幸能为大家介绍这幅名画《蒙娜丽莎》。大家都知道,它出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达·芬奇之手。这幅画曾经品尝过数次战火的洗礼,也经受过一次次被盗窃的痛苦。不过,五百年以来,人们对她那神秘的微笑,一直十分关注。我们在不同的心态下,来欣赏这幅画时,感觉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有时感觉她的微笑温文尔雅的,有时又略带悲伤,有时又觉得有几分恐惧,有时又像有几分矜持,那神秘的微笑,500年来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请大家再看这被称为世界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吧!这只手仿佛更有体积感,更有生命力,在临空手指间仿佛流露出蒙娜丽莎那瞬间的愉悦,即使现在高科技的摄影技术也很难拍摄出这样的效果。就是这样一幅世界著名画作,一直吸引着我们,下面希望大家能好好欣赏蒙娜丽莎这神秘的微笑,谢谢大家。(掌声)

师:你介绍的时候注意介绍了自己的身份,仪态落落大方,文章中的一些语句你用的很自然妥帖,这掌声是对你最好的褒奖。

生3: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当你们的解说员。欢迎大家来赴约。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这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大家都知道,这幅画出自天才画师达芬·奇之手。大家看蒙娜丽莎,她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神秘的微笑始终被人们关注着。大家看她的眼神和嘴角,蒙娜丽莎的微笑时而流露出几分悲伤,时而又温文尔雅,时而又带着几分讽刺的意味,不同的人站在画面前有不同的感受。蒙娜丽莎这幅画富有活力,从她的眼神,微挑的嘴角和朴素的茶褐色衣服,大家都可以看出她的生命力。大家再看她的背景,深邃而悠远,衬托出人物特有的生命力。下面希望大家能尽情享受这幅画。

师:诗一样的画面,诗一样的语言,诗一样的声音!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时看着这幅画有不同的感受,你还有着自己的解读。

(点评:创设了小解说员介绍画作的情境,赋予学生一种角色感,为学生安排了自主表达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把课堂上积累的语言、课外资料中了解到的知识以及自己的观察、感悟综合运用于表达中。)

拓展延伸,感受绘画艺术魅力

师: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多媒体出示画像)他具有多样的才华,他的一生留下了许多杰作,我们一起来看。(配乐展示画作)

(学生观看)

师解说:画中人物是如此的平静,一幅幅画作融入着达·芬奇的理想、智慧以及他的精神追求,一幅幅画作是达·芬奇才情魅力的展示,最后的这幅画,是最后的晚餐,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也是我们今天作业里面的一项内容。

师:今天的作业是,第一,搜集这幅画作的资料,欣赏这幅画作。第二,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可以是《蒙娜丽莎》,还可以是达·芬奇的其它画作,还可以是我们喜欢的画作,第三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这三项作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项完成。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谢谢大家。

(点评:紧扣单元主题及课文特点,由课内引申开去,进行了适度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的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作业设计也紧紧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由易到难,供学生自主选择,突出了重点,体现了层次性和自主性。)

 

总评:

孟峰老师执教的《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孟老师的课,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一、体现了略读教学的特点

略读课讲究整体求略,部分求精,提倡给予学生更多自读和交流的实践机会。孟老师根据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前的“连接语”,设计了统领全文的大问题:“你从文中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充分放手让学生围绕问题自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潜心感悟、动手批画。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虽然也融合运用了精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之处、精彩之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品味,但始终紧紧围绕主问题展开,主线明晰,凸显重点。

二、实现了语言的积累与语言运用

《蒙娜丽莎之约》文笔洗练,是一篇介绍画作的经典之作。王克难先生用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着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解读着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蒙娜丽莎”画作的魅力通过王克难先生优美、生动的语言得以充分地展现,课文语言极具品味、积累的价值。教学中,孟老师将画作和文章有机整合,引导学生观察画作、赏析语言、品味写法。在短短的略读课上,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时间朗读、背诵,还创设了小解说员介绍画作的情境,鼓励运用,完成了语言“吸收”与“倾吐”的过程,提供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实践机会。

三、渗透了方法的指导

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崔峦老师指出“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阅读教学中,不光要引导学生知道文章写了什么,还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用什么方法写的。本节课,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画作魅力的同时,渗透了“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发挥想象”、“由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写作方法的指导,为学生今后的自主阅读、读写结合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理解 积累 运用 得意 得言 得法《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实录及点评
《理解 积累 运用 得意 得言 得法《蒙娜丽莎之约》教学实录及点评》相关文章

tag: 教学  蒙娜丽莎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课堂实录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堂实录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