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材料
一、 教材分析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八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真理。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还有比较薄弱,很多时候还只是兴趣、爱好出发,而本课时的主要任务就是感悟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形象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形式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合作意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伽利略试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初步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二)、出示自学思考题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朗读课文,解决自学思考题。
2、确立观点,交流讨论。
(四)反馈自学结果,辩论得出真知。
1、阐述个自所支持的观点,并提出依据,并展开辩论。
2、教师答疑、纠错,引导学生树立科学观点。
3、学生模拟试验,见证真理。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扮演好三个角色:
1、“同学”——和学生一起学习
2、“良师”——解决学生的疑难
3、“益友”——随时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品读感悟,领会写法。
1、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总结伽利略的个性和科学精神。
方法:创设情境——跟踪伽利略。(引导学生体会总结)
(1)在学校读书时爱问难题,可以看出伽利略爱动脑,善于思考。
(2)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话,可以看出伽利略敢于挑战权威。
(3)反复试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可以看出伽利略用于探索,追求真理。
2、合理拓展,引起学生共鸣。
首先画出公开试验时围观人的“所说”和“所想”,体会当时围观人的态度;其次,巧用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围观人还会怎么想,怎么说;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把自己也当成围观人,仿佛置身于试验现场,再以“当事人”的身份说出对伽利略的态度。
适当的拓展,使学生们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升华,不论孩子们所说的是正面的鼓励,还是反面的讥讽,内心对伽利略的敬佩之情都会油然而生。
3、出示课件,创设情境有感情朗读、表演。
(五)、板书设计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爱提难题 →善于思考
伽利略 质疑伟人 →敢于挑战 实践检验真理
反复试验 →追求真理
五、教育技术的应用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生动形象的学习材料感兴趣。多媒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而且有助于学生凭借获得的感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迅速地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一)创设情境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课件向学生们展示了一组图片,包括“意大利风光”、“比萨斜塔”图片,还有“伽利略”图片及资料,让学生们从优美的风光图逐渐走进文本,自然而亲切,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另外,在介绍伽利略资料时,我将“学生汇报自查资料”与“课件资料”相结合,使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由被动转向主动,进一步体现了“自主学习”。
(二)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文中伽利略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俩个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重的那个总是先着地”是错的,其中的原因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引起了学生们的争论。我先让学生用算式计算10+1=11,然后播放课件中,引导学生分析:在“质量相同”的前提下,看成“小球拖着大球”速度就会比10磅重的铁球慢,而把两个铁球看成“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速度就会比10磅的快。相同的重量,而用不同的看法就形成了两个截然相反的推论,显然是亚里士多德的话说错了。
形象直观的动画,使抽象的推理化难为易,难点也随之突破。
六、评价和反思
(一)、根据学习目标指导学习方法,使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增加知识密度,提高学习效率。
(二)、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想象力,实现了文本横、纵双向拓展。
(三)、多媒体的使用适时、适度,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说课材料
tag: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大全,语文教学 - 小学语文 - 人教版语文说课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