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  教案  范文  作文  资格考试  高中教学  【网站地图】 【+收藏本站
在线投稿
您当前位置:乐学网学习网语文教学中学语文语文教研疯狂与清醒的统一——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疯狂与清醒的统一——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11-07 14:57:56   浏览次数:626  栏目:语文教研
标签:语文教研大全,http://www.lexue88.com 疯狂与清醒的统一——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疯狂与清醒的统一

                                        ——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范登清   (甘肃省民勤县重兴中学,甘肃 民勤)

摘 要: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在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运用高超的艺术笔法,形象生动地刻画了狂人这一疯狂与清醒完美统一的典型的艺术形象。这一形象,是鲁迅先生激烈的反封建思想的凝聚,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反封建的艺术形象,已经和鲁迅一道载入史册。

关键词:狂人形象   疯狂  清醒    统一

《狂人日记》是发表于《新青年》1918年5月号,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是一份激烈的指向封建主义制度和道德的宣战书,它以前所未有的彻底精神,攻击了封建礼教,把四千年的历史总结为吃人的历史。鲁迅自己说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这个弊害概括起来就是“吃人”。

《狂人日记》的丰富深邃的思想是通过狂人的形象表现出来的。“狂人”这一形象,使鲁迅先生激烈的反封建思想的凝聚,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反封建的文学形象,已经和鲁迅一道载入史册。

狂人是作者塑造的一个奇特而复杂的艺术形象,一方面,狂人是一个真实的患迫害狂症的精神病人,他的言行,他的思维,都具有迫害狂症的疯狂的特征。但另一方面,在狂人的臆想疯话中更包含着深刻的真理,他的精神品格具有清醒的反封建战士的特征。

这个“狂人”是一个“迫害狂”病症的患者,他精神紧张,心怀恐惧,以为别人都在准备吃掉他,包括他的大哥和街上的小孩子。他独自住在一间黑漆漆的屋子里,被人看守着,或者说是照管着,在他的思想活动中,他把目前生活中能看到的一切和记忆中留有深刻印象的一切,通通都和“吃人”这一事联系了起来。狼子村的佃户说的村人把恶人的心肝炒了吃固然是吃人,连蒸鱼的眼睛也是吃人的样子,医生诊脉是在揣肥瘠,路人的笑也像青面獠牙,使他从头冷到脚跟。他在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很少,他怀疑周围的一切人,但同时他又在不停地思索,“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于是他就不能不在过去的记忆里来寻找联想,而且按照一个患迫害狂的病人的思路,把这一切都和吃人联系起来。所谓“过去”,就是说在未狂以前,那时他的神经是健全的,照作品所提供的细节,我们知道他是一个地主家庭出身的知识分子,读过历史,做过策论,不只知道“易子而食”、“食肉寝皮”这些文句;盘古开天辟地和易牙献子这些故事;而且还有关于《本草纲目》和海乙那(鬣狗)的知识。更重要的,他曾经在二十年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就是说他曾经做过打破封建传统和陈规的活动。他还清楚的记得徐锡麟的牺牲,这就说明他在发狂以前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曾用当时革命者眼光来观察事物。到他成了狂人,他就把这些经历和记忆都和吃人以及周围的人对他发生仇恨的原因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之所以可能就在于他把周围的人对他的仇恨归因于他曾经触犯过“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我们也很容易想到他得病的原因。迫害狂的病因总是与患者受过迫害或者有受迫害的可能相联系的,他得病自然与他从事革命活动有关,他是因为革命才被逼成疯子的。这样,在这个狂人的性格中,就有了既是疯狂的迫害狂患者,又是清醒的革命者的两种特征。

狂人非常思考和研究问题。对于现实中看到、听到、感到的一切事,他进行着思考和探索,而且寻根究底,查书本,追溯历史,有一股不弄明白誓不罢休的精神。例如狂人在断定周围的人要吃它,出自本能,也出自多疑多虑的病态心理,他自然要研究,要思考,要防范。为此,他进行了奇特而深刻的思考与探索。“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是在狂人错乱的思维中始终贯穿的一条基本线索。因此,他完全打破了过去所读的那些圣经贤传的束缚和传统的思维定势,对任何问题都去寻找自己的答案,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进行全面的审视和彻底的反思。他从“目光”到“赵家的狗”,从街上的小孩到大哥,从历史的记载到现实的所见所闻,如易牙献子,狼子村杀人煎心,大哥讲论,妹妹的死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终于发现了家族制度的全部黑幕: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每本上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话中就强调了狂人非常喜欢研究和思考的特点,为了搞清“古来时常吃人”,他翻开历史查,“仔细看了半夜”,直到从字缝里看出吃人两个字时,他才罢休,可见他是十分喜欢研究和思考问题的。狂人尤其注意观察和研究自己的大哥和家庭。作为封建家长的大哥,在政治上是压迫者,经济上是剥削者,也是传统伦理道德的维护者,现实中“吃人”的主使者。而曾对妹妹的死哭过不住的妈妈,其实也参与了对妹妹的扼杀。狂人的这些发现,暴露了那些宗法制度的家长和统治者在仁义道德表面下的罪恶本质。说明了封建家族制度及其伦理道德是多么伪善和残酷。有这样的专制家庭构成的整个封建宗法社会里,还有掌握着陈年流水簿子的古久先生,和古久先生一气的赵贵翁和他的狗,满目凶光的刽子手扮的医生,维护“从来如此”、“吃人有理”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以及“青面獠牙的一伙”、他们都是“自己想吃人,又怕被人吃了,都用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那些道貌岸然,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吃人者,更有狮子的雄心,兔子的怯懦,狐狸的狡猾,他们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狂人希望所有的人都去掉吃人的心思,平等相处。“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这些研究和发现是多么具体、深刻、全面,完全是想前人之所想,言前人之所言。由以上内容可见,狂人是非常喜欢研究和思考问题的。狂人的对社会的非常清醒的认识,正是因为他对现实和历史进行了艰辛的探究。最后,他终于发现了“仁义道德”就是吃人,发现了吃人者的种种鬼蜮伎俩,发现了周围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狂人还能分辨出吃人者中有着桑了良心,明知故犯和历来惯之不以为非等不同心思的区别。狂人处在受传统思想束缚的周围人群中,他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

狂人具有现代意识和反传统的精神及民族忧患意识。在狂人的全部日记中,都是对“人”的强调,对于“真的人”和没有吃人的社会的渴求。这是他在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下,“人”的意识觉醒的表现,是他观察社会历史问题的出发点。狂人还进一步以进化论的武器对这种罪恶的吃人制度给了彻底的否定,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认为人类是进化的,人类处于蒙昧时期才不懂得生命的价值,不珍惜个体生命的存在着吃人的现象。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了,“有的不吃人了,一味要好,便变了人,变了真的人”。有的却没有进化,还保持着野蛮的吃人的习惯,这种比虫子和猴子还不如,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用于自然科学领域是唯物的,用于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则是唯心的,所以狂人的这些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这里,与其说狂人是要用进化论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还不如说他是用这个来揭示封建专制社会的黑暗、野蛮、愚昧、落后。正是用了进化论的观点来看待人类的发展,狂人才对中国历史的“从来如此”的老谱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否定:“吃人的事,对么?”“不对?他们何以竟吃?!”“从来如此,便对么?”,他坚信,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憧憬着“真的人”出现。对于历来如此的封建道德、封建传统,他敢于怀疑和否定,并对他们进行批判,发出“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反传统的质问。他对旧势力的反抗异常坚决,他诅咒吃人的,他要劝转吃人的成为真的人,当他劝说失败后被送到黑屋子里,仍大声疾呼,警告吃人者,也是警告我们老大的中华民族,死抱住封建旧传统不肯改变,“自己也会吃尽,即使生的多,也会给真的人除灭了,同猎人打完狼子一样?——同虫子一样?”这是何等的精辟,足以振聋发聩,催人猛醒!这句对吃人者的警告中,也有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味道。但更为重要的是表现了狂人那种深沉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狂人所见,不仅古久先生、赵贵翁、大哥之流一直干着吃人的勾当,而且那些佃户,仆人陈老五及给知县打过枷的,娘老子被债主逼死的路人和看客,对自己的地位和命运也毫不思索,对同类的痛苦麻木不仁、对民族的存亡无动于衷,反而以统治阶级的是非为是非。这说明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造成了多么深广的社会痛苦。这样的民族,这样的国民,怎能不让已经觉醒的狂人对民族的命运忧心如焚呢?

[1] [2]  下一页

,疯狂与清醒的统一——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
《疯狂与清醒的统一——浅析《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相关文章

tag: 狂人日记  , 语文教研,语文教研大全,语文教学 - 中学语文 - 语文教研

发表评论
发表读后感言(游客无需登录,即可直接发表感言。)
匿名评论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幼教大全 | 免费教案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资格考试 | 高中教学